期末测试(二)
字词阶梯
一、看拼音写词语,再回答问题。
shūjí(书籍)
lǐzhì(理智)
lǐngyù(领域)
qiūyǐn(蚯蚓)
1、以上音节中,整体认读音节是:(zhìyùyǐn)
2.以上音节中,前鼻韵母是:(in)
后鼻韵母是(ing)
3.在字典中,以上所填汉字排在最前面的是(jí)
排在最后面的是(zhì)
二、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带“手”字的成语。
形容慌乱(手忙脚乱、手足无措)
形容高兴(手舞足蹈)
形容聪明(心灵手巧)
形容容易(手到擒来、唾手可得)
三、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多音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
A.兴(xīng)旺兴(xìng)奋
B.糊(hú)涂糊(hù)弄
C.旋(xuán)转旋(xuàn)涡
D.剥削(xuē)削(xiāo)价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
A.司空见贯积劳成疾蜂拥而至哄堂大笑
B.见微知著风华正冒张灯结采万象更新
C.精兵简政卓有成效目瞪口呆天崖海角
D.鱼贯而入铺天盖地肃然起敬与世隔绝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C)
A.送孟浩然之广陵送鲍浩然之浙东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B.通国之善弈者也与人为善能歌善舞
C.百闻不如一见闻鸡起舞闻所未闻
D.日出江花红胜火名胜古迹美不胜收
阅读平台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写倡议书和写信一样,第一行顶格写称呼。(√)
2.“中庭地白树栖鸦”.这句话中的“中庭”是指院中最中间的房屋。(×)
3.“梗概”就是小说的片段。(×)
4.《两小儿辩日》主要是为了告诉我们孔子不是博学的人。(×)
5.《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
二、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答案。
1.电影《赤壁》是由(A)中的故事改编的。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隋唐演义》
D.《封神榜》
2.“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方向不错,()能到达目的地。”句中括号内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C)。
A.因为……所以……
B.即使……也……
C.只要……就……
D.只有……才……
3.“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口风筝口空竹口口琴等口”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D)。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C.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D.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三、根据题意填空。
1.根据提示语句,选用相应的送别诗句来应答。
例:离别人:咱们这一别,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不知何时才能见面?
送别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离别人:我即将远离朋友,漂泊他乡,没有知己,独自一人,天地之间有谁会认识我呀!
送别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离别人:仁兄,这一杯不要再喝了,过了阳关,还怕我没酒喝不成?
送别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浒”字共有(9)画,它的部首是(氵),音序是(H)。
2.从文中找出表示“全部”的意思的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处处、整条、都、一律、清一色、通通)
3.文中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各形各色)
4.“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句话在课文中起的作用。
(承上启下)
5.根据你在课外阅读中了解的知识,把下面人物分类。
林冲、贾宝玉、宋江、林黛玉、薛宝钗、武松
(1)属于《水浒传》的有:(林冲、宋江、武松)
(2)属于《红楼梦》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做砚与做人
今年寒假回台湾,我去二水拜访了雕砚台的师傅,虽没买下多少砚台,却有了不少感悟。
雕砚师傅家的门口,堆了许多砚石,都是他从溪流里涉水挑选回来的。那些石块,表面看是灰色的,很难让人相信,居然能够刻出紫红、暗绿和深黑色的砚台。
师傅说,石头运回来,一定先要暴晒,因为许多石头在溪流里很漂亮,却有难以察觉的裂痕,只有不断地日晒雨淋之后,才能显现。质量不好的石头甚至自己就会崩裂。
师傅又说,未经打磨的石头,因为表面粗糙,不容易看出色彩和纹理,淋上水之后,比较容易显现,但是水一干,又不见了。只有在切磨打光之后,色彩和纹理才能完全而持久地呈现。他还说,其实这世上的每一块石头都很美,即使不适合做砚,也各有特点,耐人玩赏。
我特别要求师傅让我自已试着刻一方砚。师傅掏出一把平头的凿刀,又退给我一把锤子。我问如果这刀锋钝了怎么办,他说就用这现石来磨,因为好的砚石,质细而坚,也是最好的磨刀石。
我小心地由磨墨的砚面雕起。师傅赶紧纠正;不管雕什么砚台,都得先修底。底不平,上面没法用力,根本没有办法雕得好。回程的路上我一直想,砚石何尝不像人,无论表面怎么拙陋,经过琢磨,都会呈现美丽的纹理。当然,一方好砚,必须用石质细腻、触感好、坚实而耐磨的石头制作而且那石块须经过严格的考验,如同文质彬彬、外表敦和而心中耿介的君子,经过心志与肌肤的劳苦之后,才能承担大任。
我也想:从工作中锻炼,正如同在雕砚时磨砺。好的工作,就像好的砚石,不但成就了工作,也精益了工作者。
当然,最重要的是雕砚先修底。多么细致的花纹与藻饰,都要从那最基础的地方开始。
虽然修底的工作是最枯燥的!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我”去拜访雕砚台的师傅,跟他学到了不少做砚的知识,更从中领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2.从前文看,第七自然段中加点的“严格的考验”应包括哪些环节?
(日晒雨淋、斧凿打磨。)
3.“不管雕什么砚台,都得先修底。”请你分别从做砚和做人的角度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从做砚的角度谈:(底不平,上面没法用力,就雕不好砚台。)
(2)从做人的角度谈:(人的知识技能没掌握好,基本功没修炼好,人格、品质没提高、就很难走好人生之路,很难谱写出精彩的人生篇章。)
4.大自然就是人类的老师,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得了许多启示。请模仿下面的句子,续写你从大自然中得到的两点启示。
从低垂的谷穗身上,我学会了谦虚;
从挺立的松树上,我学会了坚强。
从带霜的花朵上,我学会了乐观。
从逃逸的鱼儿上,我学会了机警。
从辛劳的蚂蚁上,我学会了勤劳。
从采蜜的蜜蜂上,我学会了奉献。
从软软的泥土上,我学会了忍让。
从浩瀚的大海上,我学会了包容。
习作竞技
“当天空失去了蓝色,鸟儿将不再飞翔;当河水不再鲜活,鱼儿将离开家乡……”请结合自己的见闻,写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作文,题目自拟,要求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示例
《索要——朽木!》
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幅漫画: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一个盗木者拿着斧头准备砍下一棵大树,一只啄木鸟啄着他那木头似的脑袋,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这幅极度讽刺的漫画,在我们笑罢之余,更感到可悲。人类为了贪图方便,一己私欲而随意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太多太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大家而造成地球母亲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脑袋有“虫”的人,难道还少吗?难道自然环境还没有受到破坏吗?难道地球母亲很安全吗?
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坏自然环境的人很多,地球母亲的安危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脑袋有“虫”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例如:那些在河渡里偷沙者在半夜偷偷地取沙,造成水土流失,周围的村庄都受到破坏,房屋倒塌,田地干旱,农业受到破坏难道不是人类所为吗?人类破坏环境就会自作自受,自己的生命安危也受到威胁。请爱护我们的家园,为了地球母亲,更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我们应该保护地球——人类生命的摇篮。人类无节制的索取,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环境。还有,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沙漠面积,已占到世界面积的29%。
在地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有着辽阔的天空、湛蓝的海洋、温暖的阳光、洁净的淡水、肥沃的土地……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地球,这个人类的母亲,慷慨地为我们提供生存的环境。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