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玉岗义教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27分)

(一)选择题(共6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歼灭(qiān)拂晓(fú)溃退(kuì)箱箧(qiě)

B、管辖(xiá)荒谬(miào)寒噤(jìn)瓦砾(li)

C、仄歪(zě)地窖(yáo)逃窜(cuàn)瞥见(biē)

D、阻遏(ě)制裁(cái)杀戮(lù)赃物(zāng)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慌失措荡然无存永垂不朽提防

B.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泄气

C.锐不可挡月明风清转弯抹角覆灭

D.不可名状独一无二丰功伟绩惊骇

3、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1)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_____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

(2)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_____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

(3)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______是一对。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_____。

A.热烈埋伏赫然赞叹B.激烈遮蔽显然赞赏

C.激烈掩护显然惊叹D.猛烈掩护明显赞扬

4、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笔下的老头子是一名自信、自尊的抗日志士。

C、《蜡烛》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复活》等。

5、请找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

A.他这个人太果断,什么事都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

B.愿意参加革命的,我们欢迎;愿意回家的,我们发给路费。一切由大家自己决定。

C.听了老战士的报告,使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要向老战士学习。

D.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

6、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半多了,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围着操场跑了五圈,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二)积累与运用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能超过22个字)(2分)

中新网9月8日电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今日表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

陈竺在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继成功地进行了疫苗的临床实验,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之后,9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又签发了第一批可以实施免疫接种的合格的疫苗产品,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4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的更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著导读。(3分)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这段文字选自现代作家_______写的《朝花夕拾》中一篇回忆散文《》。选文中记叙“我”想看盛大的庙会,兴奋得不得了,正要出发,父亲却要“我”背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___________。

二、阅读(43分)

(一)〈〈背影〉〉选文〔14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又爬上去。父亲的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A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他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已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B!”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C。”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D我的眼泪又来了。

1.“扑扑衣上的泥,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品析不正确的是()(2分)

A、扑扑衣上的泥”补充了前文中父亲过铁道时在月台上爬上爬下时的形象。

B、这句话表明父亲是一个十分爱整洁的人,打掉了衣上的泥土,心里才感到轻松。

C、种轻松的心情正是爱心的体现,表示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就感到轻松。

D、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尽管爬上爬下弄得满身的泥土也很高兴,现在橘子放在儿子座位上扑掉身上的泥,自然感到轻松愉快了。

2.请用四个字填空,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2分〕

3.A.D两处流泪分别:__________之泪和________之泪。〔各用两个字〕〔3分〕

4.作者父亲说的话非常简洁,你一定过目不忘吧。请填上空格处作者父亲说的两句话。〔2分〕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两处对背影的描写是〔实写虚写〕〔2分〕好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课外阅读理解(12分)

(1)本报记者田利平报道记者在阜外北大街一幢居民楼的地下室内见到了王小草。除了11岁过春节时穿过一次新衣外,至今17岁的她穿的还是别人送的旧衣服。小草现在在某出租汽车站打工,每天干些擦桌子的杂活儿,一个用能挣元钱。

(2)这是她自13岁来京打工以来拿到的最高工资,两个前她每月只挣元。再往前,她在餐馆里刷碗,端盘子,挣钱就更少了。

(3)但是一个月前她刚给家里寄了元。她上初一的大弟弟刚刚辍学务农,此外母亲身体也不好,家里的重担一直由她弱小的肩膀承担着。

(4)在她记忆中,父亲一直很陌生,十天半月见不着一次面。据妈妈说他们结婚时父亲已开始赌博成瘾,为此夫妻俩不是打就是吵。小草的父亲也曾去陕西的小煤窑里打过工,但每次都是借钱买车票去,借钱买车票回。

(5)小草13岁时,得食道癌的爷爷住到她家。那年夏天爷爷一个多月吃不下去饭,劝父亲戒赌也不起作用。有一天下雨,家里屋顶哗哗地往下流水,爷爷拉着小草的手说:出去打工吧,这个家只能靠你了,弟弟上学得靠你,你妈身体不好也得靠你,将来挣了钱,盖间好房。

(6)13岁的小草找到北京一家小餐馆干些刷碗之类的零活儿。半年过后,居然攒了元。

(7)带着这元她回到家乡,她跟母亲说,她要用自己挣的钱交学费读书。于是她又接着上了5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居然考上了初中。(当时升初中要考试)

(8)初中上了一个学期之后,她交给妈妈的元用完了,不得已再次被迫离乡进京打工。在这一个学期中,她在河南岳城中学初一年级多名学生中,考试成绩一直是第二或第三,还拿过4个奖状。

(9)年春节她第二次来京时继续在餐馆里做勤杂工,后来当了服务员。餐馆一年之后拆迁,老板娘看她可怜,就把她介绍到丈夫所在的单位某出租汽车站工作。

(10)打工期间她继续地给家里寄点儿钱。今年4月份她回家收割麦子时,从邻居口中得知,钱被父亲从邮局取走后赌了个精光。

(11)家徒四壁,上初一的弟弟不得不辍学,这让小草很伤心。她看实话实说征集节目话题,就写信建议做一个关于赌博的节目,前天她成为这个节目的现场观众。

(12)在节目嘉宾中两位戒赌者致了富,小草说:我不羡慕他们致富,我只想有个安宁祥和的家庭,穷点儿没关系,父亲能戒了赌,回家过正常生活就行。

(13)她说自己特想用自己挣的钱继续上学。不久前她刚从一个电脑培训班结业,现在她还想学英语。白天干完活儿后,小草便回到宿舍读书看报。令记者惊讶的是,她写了很多记录自己经历的文章和上千首歌谣。在一首《爸爸你别赌了》中,她写道:爸爸,是你赌博害了这个家,让它一直在风雨里挣扎。我多么希望你不再赌了,让可怜的妈妈享一天福吧。答应我好吗,爸爸,回到这个社会回到这个家,在我心中你将仍然是一个好爸爸。

1.找出对这篇新闻的内容概括不当的一项_______。(2分)

A.叙述了王小草的现状。

B.叙述了王小草的家庭状况。

C.叙述了王小草打工奋斗的经历。

D.叙述了社会各界对王小草的关心,援助。

2.第(7)段中“居然”一词用得恰当吗?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最后两段看,王小草目前有两个强烈的愿望,这两个愿望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王小草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理解(17分)

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⑴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⑵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⑶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⑷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⑸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⑹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

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⑺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

⑻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⑼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⑽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医院。

⑾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⑿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⒀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1.选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选文第⑴段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抄写下来,并分析它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⑵、⑶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赏析选文第⑾段“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一句中加点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分析选文结尾划线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幸福是什么?

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

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

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

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字。

答案;

一、选择题1、D2、D3、C4、D5、B6、B7、中国成为首个可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9、鲁迅《五猖会》无知和隔膜

二、阅读(一)1.A2、刻画背影惜别背影3.感动之泪伤别之泪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5.实写.背影是特定时期的特殊形象,通过这一形象,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以表现出来.因此是实写.(二)1、(2分)D2、(3分)恰当。“居然”是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王小草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却背上了沉重的家庭负担。她是靠自己打工赚来的线断断续续地学习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还能考上初中,这是多么不容易呀。作者用“居然”一词,突出了小草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她优异的成绩。3.(4分)一,爸爸不再赌博,有一个安宁祥和的家;二,用自己挣来的钱继续学习。4.(3分)略,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三)1.勤劳、有责任心、善良.(答对两点即可)2.(4分)景物描写:“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1分)

作用:交代时令,写出天气的寒冷,为下文小女孩儿发高烧做铺垫。(1分)渲染恬静的气氛,烘托他愉快的心情(1分)用雪景的美丽衬托了主人公善良的高尚品质。(1分)

3.交代他离开家外出打工的原因,(1分),交代他挣钱的不易,为下文他掏钱救助小女孩表现他的善良做铺垫.(1分)突出本文的主旨。(1分)4.“凝固”是固定不变,停滞的意思(1分)

形象地表现出他在看到自己救助的小女孩竟然是自己的女儿时的内心震惊.(1分)5.总结全文,(1分)照应题目,(1分)再次强调善良的重要性.点明文章的中心(1分)6.概括主题(1分)分析主题(1分)结合实际(1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