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名师引领促发展课

白颠疯 http://pf.39.net/xwdt/210625/9107177.html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寒冬,正凉,却抵不住老师们执着学习的热情。12月23日,双流区周晓玲工作室的学员们在周导的带领下来到了美丽的银杏校园——位于杨柳河畔的彭镇小学。

第一节课是由双流区彭镇小学的姚瑶带来五年级课文《忆读书》的预学导学课。上课铃响,姚瑶老师从《古人谈读书》中孔子、朱熹等先哲们谈论读书的方法入手,设置疑问“今人在此基础上又有什么丰富和创新呢?”引入课文学习。接下来,姚瑶老师告诉了学生们本课的学习目标,让目标引领孩子们起航。再逐步出示自主学习的要求,引导孩子们完成自主学习,最后通过预学检测题单检测孩子们学习情况。

姚老师根据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了本课较难字“舅”“凯”“衰”的指导,如用书空法识记“舅”字,用比较法认识“哀、衰、衷、蓑”字的区别,再通过组词让学生牢牢记住这几个字的字形。在梳理作者读的好书中,紧扣书名、书中典型人物、书中的经典名句等让学生在梳理过程中学会了分门别类来概括信息内容。然后姚老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从文中的关键信息入手,接着引入对冰心的介绍,让学生对作者的认知从文本链接到生活。最后,姚老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了自我评价。

第二节课是由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的柳桂平老师带来《忆读书》精讲点拨课。柳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同样给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本堂课要学会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梳理信息。柳老师先带领学生回忆梳理信息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用圈画法来了解冰心读第一本书《三国演义》的经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刚才圈画的信息填到表格,让学生依次汇报作者阅读过的五本书籍,并且引导学生感受两种方法各自的好处。在此基础上,柳老师又继续引导学生将表格法转化为条目法,请孩子们把时间、书目、感受梳理成一句通顺的话,通过展示第一本书抓住时间、书目感受梳理出来的信息,简要讲解了条目梳理的方法,再请学生尝试将后面的内容用粘贴的方式把条目法梳理出来读一读,最后让小组进行了展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梳理信息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大大增强了小组合作意识。接着,运用所学方法梳理好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好处。柳老师的教学设计,遵循了认知-实践-迁移的规律,为学生层层铺垫,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用学会的梳理方法梳理课文信息。最后,柳老师让学生们积极探讨自己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认识,让学生畅所欲言,领悟真情,以说促读,以读促说。

最后进行了总结交流,希望同学们继续坚持读书的好习惯,并且在读书的过程中用上今天学到的梳理方法,从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随即进行了配乐朗诵诗歌,把课堂节奏推向了高潮。

观课结束后,周晓玲导师先向彭镇小学的老师们邀约,谈一谈今天的观课感受,彭小三年级组的杨思瑶老师和四年级组的邱老师作为代表谈了自己的观后感想。接着,周导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精彩的讲座《变革课堂教学,唤醒生命活力》。

周导从现在的热门话题“双减”谈起:在“双减”大政策下,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减量不减质?唯有变革我们的课堂,因为真正要达到减负,那就只有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周导详细地给大家讲解了工作室研究的两种课型——“预学导学课”和“精讲点拨课”。

在此基础上,周导具体阐释了这两节课的含义和课型结构,让彭小的老师听后如醍醐灌顶,深受启发。

最后,彭镇小学的周德全副校长对活动做了总结,还对彭镇小学的老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新的要求。“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名师工作室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老师的风采,也是对学员的一次磨砺,它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作用,为老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共进、互动的平台。

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是思考在继续,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永远在路上......

编辑:小半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