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曹家风云,七步诗事件,曹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kyy/150612/4638801.html

(本文是幽默的钱婷婷原创作品,严禁转载,百家号独家内容)

三国的曹家,不仅有武将,也有文学家。咱们就拿曹操来说吧!曹操不仅是能指挥官渡之战、潼关之战等优秀的战役的著名将领,而在文采上也是可以在文坛中占领一席之地,所以他除了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文学家。俗话说得好,有其父定必有其子,曹操的儿子们个个都不赖,有曹昂、曹彰这样的优秀武将,有曹丕这样的政治家、诗人,也有像曹植一样的才高八斗的才子,还有曹冲那样的聪明睿智。不过因为曹操的儿子们太优秀,等到他去世之后也出现了一定的内斗,咱们这一次就来聊聊他们曹家七步成诗的这个故事。

咱们先来分析一下七步成诗的一个历史背景。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登上了皇位。曹丕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帝王,从他废除汉献帝刘协,自己称帝都可以看得出来,他对于他的兄弟们也没有心慈手软,曹彰被取消了兵权,他的四弟也被他威胁上吊自杀,而三弟曹植是他一母同胞所生,碍于母亲的关系他没有杀了曹植,但是也强加了各种罪行给曹植,最终他还是想要取下三弟的心命。因为曹植才华无双,这一点二哥是是不服,所以命令曹植作诗有时限,如果可说服曹丕,那么就可以赦免曹植的罪行。

这个故事中曹植是毋庸置疑的主角,那么咱们再来分析一下,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一个故事。这个就得从曹植的身上入手,毫不夸张的说,曹植的才华可以称得上学贯古今,后来有人评价他为才高八斗。曹操生前本就是一个爱写诗的领袖,对于他的这个儿子,在写诗方面跟着自己也是心意相通,所以曹操对曹植的关爱要远胜于曹丕。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曹操到后面还有一种想废长而立幼的打算,想让曹植来继承自己的位置。单凭曹操的这一点心思,对曹丕的威胁都是很大,假如以后曹植拿出这一点来说事,对于他的地位都是非常的不利。

那么深得父亲喜欢的曹植,为什么最后又会被曹丕给取代了呢?难道是曹操真的是遵从长子继承的方式来传于曹丕的吗?其实曹操的选择还是很公正的,他对于儿子们并没有长幼之分,谁要是最优秀,他肯定是优先选择谁。曹植最后没有能继承父亲的位置,是跟他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有关的,作为一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当然是离不开美酒美人。俗话说得好喝酒误事,曹子也因为在喝酒当中犯下了很多过失,让曹操觉得这个孩子并不靠谱,反而没有曹丕那样的沉稳。

另外,曹丕也是一个非常懂得察言观色的人,后来他当上皇帝之后亦是如此。在他的父亲去世之时,他听从了司马懿等人的计策,夺取了曹彰的兵权,让曹植锒铛入狱,不久之后有威迫汉献帝刘协禅位于自己。这个过程当中可谓是步步惊心,步步为营。最终得到实权的曹丕,依旧没有放过自己的这个弟弟。因为从小他都和这个弟弟被父亲拿来做比较,各个方面都不如这个曹植,所以他还是想要处心积虑的除掉曹植。文学刚好是曹植最得力的一方面,他想在这方面让曹植丢尽颜面,这样做也是给母亲一个交代。

曹植在殿上的那七步,可谓是每一步都是一个奇思妙想。曹丕并没有让曹植自由发挥,而是让他在这七步以内必须以兄弟,作出一首诗。而所作的诗歌当中一定不能出现兄弟的字样。所以曹植做出了一首诗歌来比喻兄弟。曹丕虽然是一个手段狠辣的领袖,但也是一个感情动物,也会触景生情。听到曹植能说出这样的诗歌,心中也是一番感慨,于是赦免了曹植的罪过,封了曹植为安乡侯,一生没有号令不得回到洛阳。

小编认为,这个故事不仅反映的是曹家的内斗,更是当时文坛的一种盛行。若是最后曹丕还杀了曹植,那他的军事领导地位也将会逐渐下滑,因为当时还是比较注重名士,有才学的人。他们这样的斗法,是人尽皆知的。这个故事中,曹植也仅凭自身的才华,捡回了一条小命,继续在那个乱世中存活了下来。而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一个要教导兄弟同心的一个典故,让世人莫要学曹家的兄弟发生所谓的内斗。对于这个故事的大家还有哪些看法呢?

声明:图片出自于网络,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