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最悲情的五大名言,引无数英雄

第五、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乎?

一代名流孔融获罪于曹操,曹操下令将其满门处决。孔融被捕之际,全家上下惶恐不已,只有他两个八九岁的幼子还在家中嬉闹游戏,似乎全然不知大祸临头。孔融于心不忍,便对前来逮捕的官吏恳求道:“能否保全我的两个孩子?”不料两个孩子突然对孔融说:“父亲,不必求他,您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会有完好的鸟蛋吗?”最终,两个孩子都跟孔融一道被抓走处死。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句话出自两个八九岁的孩童之口,看似从容不迫,实则是一种绝望之余的平静。孔融因言获罪,孩子又有何辜?然而,曹操要做的是斩草除根,两个聪明懂事的孩子还是躲不过巢覆卵破的厄运,令人倍感痛心。

曹操

第四、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西晋开国名将羊祜(hù),一生经略荆州,德政惠及四方百姓。当年羊祜眼见东吴国君无道,朝中危机四伏,便上表晋武帝,请求出兵伐吴。此举既有望一统天下,又能解救东吴百姓,不想却被一帮奸臣阻挠,以致大好的筹划无果而终,羊祜为此仰天长叹:“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此后羊祜抑郁成疾,直至病死。

天下不能如意的事,常常十件中就有八九件。这是一个失意者发自内心的悲情感慨。一个人无论身在哪一个领域,操持什么样的事业,又岂能事事顺心、处处遂意?不如意才是人生的常态,羊祜这句话道出了天下失意人的心声。

羊祜

第三、既生瑜,何生亮?

“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羽扇纶巾、儒雅风流的周郎,在小说中仅仅只是诸葛亮的陪衬,是一个悲催的失败者。尽管如此,周瑜之死还是令人深感痛惜。“既生瑜,何生亮”是周瑜在生命的尽头发出的呐喊,是一个末路英雄灵魂深处的哀叹。他悲伤、痛苦、绝望、无助,至死也咽不下那口气。古往今来,凡有竞争必有出局者,那些被强悍的对手击败的出局者,即便不死,往往也会发出这样悲凄的感叹。

周瑜和小乔

第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诸葛武侯六出祁山,耗尽心力,终于把司马懿父子困在了上方谷,如期上演了一出火烧敌酋的大戏。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浇灭了谷中熊熊大火,也浇灭了丞相最后的希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切不可强求啊!”这是诸葛亮功败垂成后发出的最无奈的悲叹。世事无常,人生总是充满意想不到的变数,纵然有经天纬地之才,纵然竭尽心智奋斗不息,也未必就能成功。在浩渺深邃的大自然面前,面对那些不可预测、难以抗拒的破坏因素,多少人还有必胜的信念?

诸葛亮

第一、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再也不能上阵讨伐逆贼了,苍天啊苍天,你为何如此绝情,让我在这个时候走到生命的尽头?这是诸葛亮病入膏肓、临终之际发出的一声浩叹。五丈原上,秋风扑面,彻骨生寒。上天对这位鞠躬尽瘁、矢志不渝的老人太刻薄了!他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无尽的失落走了,走得极为不甘,他的离去对蜀国来说是一个无法填补的空白。古今多少读者,读到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这一情节,都忍不住堕泪失声、伤心断肠!

鞠躬尽瘁诸葛亮

读者朋友们,对此又有什么感想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