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脍炙人口的章回小说。既然是小说,那就是作者罗贯中在给别人讲故事听。
既然是故事,它就可以不按照严谨的历史去编排,反而经过作者再创造后,形成了一个文学艺术与娱乐类的消遣形式了。
那么,小说故事除了给人感觉好玩以外,切不可作为历史依据去研究的,否则就不严谨了。因为小说故事必竟不是文献与正史。
袁绍麾下大将颜良和文丑举个例子来说,袁绍手下的大将文丑,在三国演义小说中,是被关羽从身后用青龙偃月刀给劈杀的。
这关羽诛文丑可以说就是罗贯中个人讲的故事而已!大家都知道,文丑死于曹操的乱军之中,并不是被关羽所杀。
那么,作者罗贯中就非常机灵,他为了使自己的故事讲得精彩,于是考虑到,反正文丑是死于乱军之中。还不如让关羽把他诛杀而死,显得关二哥的武艺无比的高强。
通过罗贯中这样的编排,立刻凸显了武圣的高大上形象,并给听众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罗贯中由于讲到关羽投降曹操这事,不管是出于无奈还是另有原因,必竟投降是一件令人发指的事情。
罗贯中为了掩饰并圆武圣关帝的面子,特把文丑安排被关羽诛杀。这样一来,反而关羽成了知恩图报,为曹操立了战功以后,就可以离开曹营回到刘备那里去了。
罗贯中把故事这样一讲,看客们就忘记了关羽降曹的背景,反而更将武圣关帝的形象高大上起来!
也许罗贯中就是想借助文丑的人头来淡漠关羽降曹的事实,并巧妙地将关羽的形象更加高大上了。这也许就是罗贯中维护关帝圣君的一颗良苦用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