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有十八处虚构情节,你知道几个

关羽是蜀汉五虎大将之首,是人气最高的武将明星,是忠义双绝的超级猛将,以至于成了名扬万世的“武圣”。

然而,演义中虚构的情节太多了!

在演义中,关羽是绝对的第一武将,龙刀无敌,斩将无数,忠肝义胆,义薄云天,堪称光环满满,但这都是罗贯中的偏爱。为了塑造关羽,罗贯中都虚构了哪些故事呢?

1.桃园三结义。

开篇桃园结义,就奠定了三国演义的主基调,所谓“演义”,对于关羽来说,演绎的就是个“义”字!

但历史上的刘关张并未结拜,刘备对于关羽、张飞确实够意思,“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创业之初,对于顶梁柱般的元老级员工,就应该这样拼命拉拢,这是一种感情投资。

2.青龙偃月刀。

典韦的铁戟80斤,与史实相符;关羽的青龙刀82斤,纯属虚构。青龙刀的戏份较多,包括周仓抗刀、潘璋抢刀、关兴夺刀等。

青龙刀的重量乃演义之最,刀下的名将亡魂无数,关羽也动不动就说“可惜我青龙刀斩汝鼠辈”。关羽与青龙刀互为象征,人刀合一。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武将或兵士,主要用实用性更强的长枪、搠、矛、环首刀等,根本就不存在青龙刀。白马之战,陈寿记载为“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从这个“刺”字来看,关羽的兵器很可能不是刀,而是矛、搠一类的兵器。

3.温酒斩华雄。

为了让关羽扬名立万,罗贯中让华雄大败孙坚,还把孙坚的斩杀战绩送给了关羽,下手实在忒黑!头条上数以千计的网友,都排着队为孙坚叫屈,只要你写篇《三国演义》的文章,提到了关羽斩华雄,肯定会被条友鄙视甚至大骂一顿!

历史上,在讨董之战中,孙坚表现积极,最初被徐荣(董卓的大将)击败并逃跑,但是随即收拾败军,在阳人(地名)进行了反击,大破董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4.三英战吕布。

纯虚构,只是为了突出张飞,顺便再送给吕布一顶“三姓家奴”的帽子!

历史上的吕布,使用长矛(曾单挑郭汜并刺伤其手腕),固然比较勇猛,但还真不一定够关羽打的!

5.北海斩管亥。

演义中的管亥,武力值属于黄巾军团NO.1,太史慈没用选择与之硬刚。管亥硬抗了关羽数十合,才因为力量不济而被斩杀。

历史上,刘备确实跟随太史慈去救北海,但是援兵一到,管亥的大军就散去了。管亥的结局如何,史书记载不明。

6.赚城斩车胄。

关羽打着张辽的旗号,连夜叫开徐州城门,赚车胄出城,然后三刀猛砍,追而斩之。

但这是又一次人头嫁接,车胄之死,实际是刘备干的!在三国志、后汉书中,均明确记载相关内容,“左将军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据沛以背曹操”。

7.土山约三事。

纯虚构!土山之围,张辽以合情合理的“三罪”劝降,而关羽以堂而皇之的“三事”相约,终于完成了“降汉不降曹”的辉煌义举。可以说,罗贯中为了修饰、润色关羽的形象,实在是煞费苦心!

事实如何呢?刘备杀掉车胄之后,曹操如坐针毡,于是提兵亲征刘备,大破之,刘备、张飞投奔袁绍。关羽未能及时抽离,“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与关羽一起被生擒的,还有糜夫人,但糜夫人的最终下落,无相关记载。

8.赤兔马。

演义中,赤兔马是着墨最多的神品装备,谁拥有赤兔马,就能提高近三成的武力!

吕布常说,“赤兔马渡水如平地”,“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而关羽也凭借赤兔马,挥刀无阻,所向披靡!赤兔马几经转手,历经董卓、吕布、曹操、关羽等人,上演了李肃献马、侯成盗马、曹操赠马、马忠获马,以及最后的绝食而死!

历史上,“布有良马曰赤兔”,也确实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但仅限于此。三国时期的名马不算少,包括的卢、绝影、爪黄、白鹄、紫骍、惊帆等,但最知名的,还是赤兔,这全拜演义之功!

9.白马斩颜良(虚实参半)。

关羽阵斩颜良,演义中并未夸大,只不过是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修辞而已!演义中,颜良方欲问时,因为措手不及,被关羽一刀斩杀,有很大的突袭成分,但事实上,关羽是在乱战中望见了颜良的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

客观地讲,关羽这种在万军中的斩首行动,丝毫不亚于演义中的表现!

10.延津斩文丑

纯虚构!文丑挫败张辽、徐晃,但是遭遇关羽的三刀爆砍,差点尿了裤子,掉头就逃。关羽催动赤兔马,顷刻间赶上,青龙刀起,文丑头落!这是继华雄、管亥、车胄之后的第四次人头嫁接了!

历史上的延津之战,曹操率荀攸、徐晃等人御敌,并以军资诱敌,最终大破河北军,而文丑死于乱军之中。

11.千里走单骑

纯虚构!罗贯中强行为关羽开挂,但他的地理知识比较差,给关羽规划的路线比较尴尬,属于大费周折,最后还要来个南辕北辙!此外,在古城会,关羽还斩杀了千里送人头的蔡阳,这是第五次人头嫁接!

历史上的蔡阳,是被刘备击破并斩杀,顺便插一句,不吹不黑地讲,刘备真的很强,在一定程度上,演义把他弱化了很多!

但有一点必须申明,或者说讨论。关羽在曹营中,确实一直被视为刘备的臣子,曹操确实派出张辽来试探关羽的去留。关羽回归刘备阵营,在魏晋期间,一直被视为“臣子逃归君父”,他们对于关羽的寻刘行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12.收周仓、关平

关羽在卧牛山收了周仓,又在关家庄收了关平为义子,这都是为了后续情节埋伏笔。周仓生擒庞德,关平杀退曹仁,都是一流猛将。

在败走麦城一节中,周仓独守空城,最终自刎;关平为关羽断后,最终遭擒并英勇就义;可以说,关羽的麦城败亡,上演了一场彪炳千秋的忠义大戏。此节过后,很多读者几乎读不下去了!

然而,周仓是虚构的,关平是关羽的亲子。但笔者认为,演义中对于周仓、关平的刻画,其形象更加丰满,绝对胜过历史人物!

13.威慑周瑜。

周瑜摆设鸿门宴,要加害刘备,但当获悉刘备背后的猛将就是斩颜良、诛文丑的关羽时,竟然不敢摔杯,反而汗流浃背,甚至亲自为关羽斟酒。这也间接助长了关羽的嚣张之气焰,不仅骂周瑜为“小儿”,还将整个江东的武将都贬低成了鼠辈。不过这都是演义虚构,没影儿的事!

14.战长沙。

纯虚构!一是为了塑造黄忠这种宝刀、神箭的超级虎将形象,二是为了埋下伏笔,为关羽瞧不起黄忠营造矛盾效果!历史上,刘备攻打荆南时,长沙太守韩玄直接投降了,而黄忠也相应投降。

15.华容道。

纯虚构!斩华雄、管亥、车胄、文丑、蔡阳等,是为了塑造关羽之勇;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是为了塑造关羽之忠;而这个华容道,则是为了塑造关羽的天下第一义!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与曹操“三放关羽”形成了前后照应,老罗的文笔实在了得!“拼将一死酬知己”,华容道之后,关羽就坐实了“义绝”之美名!

16.单刀赴会.

纯虚构!演义中,关羽明知道鲁肃摆设了鸿门宴,却丝毫不以为意,并说“吾岂惧江东群鼠乎!”但历史真相如何呢?关羽、鲁肃只是组了个饭局而已,双方的将领据理力争,互不相让,最终不欢而散!

种种缘由之后,刘备、孙权协议平分荆州,最终将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划给了孙权,这就是历史上的“湘水之盟”。

但现在数以千计的条友,都会排着队来告诉你,单刀赴会的是鲁肃,这就是小网文看多了!

17.单挑庞德(虚实参半)。

演义中,庞德抬榇决死战,血拼关羽余合,最终射中了关羽左臂,这属于基于史实的文学创作。

历史上,庞德确实在襄樊之战中表现生猛,还亲自与关羽交战,并且真的射伤了关羽的额头!

18.刮骨疗毒(虚实参半)。

演义中,华佗说了一大堆手术流程,但关羽不屑一顾地说,“吾岂比凡夫俗子惧痛者也?”

关羽确实有刮骨疗毒的壮举,但操刀手乃军医,并非华佗。其实,关羽刮骨时,华佗已经死了十年左右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罗贯中为了尊崇关羽,确实下足了血本,虚构了太多的故事情节。但仍有很多情节,与历史事实或背景,还是非常吻合的,比如瞧不上黄忠、找马超比武、拒绝通婚孙权等,此外就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有人说,关羽水淹七军,并非谋略之胜,只不过是老天爷的神助攻罢了!但是反向思考,同样是面对风雨欲来的天气,关羽能够备战充分,而于禁为什么就因为驻扎失误而最终累死三军呢?这难道不是差距吗?

演义中的关羽,忠、勇、仁、义,狂、傲、轻、慢,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艺术形象。我们不能因为罗贯中对关羽的偏爱,就对其反感,更不能因为关羽在小说中的狂傲形象,就将其贬低。

在笔者心中,不管是演义中,还是历史上,关羽都称得上是三国第一猛将!“威震华夏”四字,真的不是白给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