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是: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啥意思呢?就是说显现刘备的厚道,有点假。描绘诸葛亮足智多谋,都有些像妖怪啦。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作者罗贯中基于正统立场,在小说中大力表现“拥刘反曹”的思想主旨。于是乎便把很多优秀品质,都往刘备、诸葛亮身上扯。以致出现很多有悖人情道理的地方。
举例来说:赵云长坂坡三进三出,费尽千辛万苦把刘备的‘傻’儿子阿斗,从曹军中解救出来。当赵云把孩子交给刘备时,刘备居然把孩子往地下一扔,然后假模假式地来了句:为此孺子,差点折了一员大将。
说心里话,这就有点装犊子了。为此也给我们留下了一句: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另外,赤壁之战的时候,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竟把诸葛亮整成了能呼风唤雨的神仙似的人物。
以往的确是贬曹捧刘,不过这些年随着思想意识的解放、人格的独立、历史了解的深入。这种‘偏见’正在逐步得到纠正。
当然,曹操首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不然也没得捧。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了解一下。
1,在文学上,曹操堪称魏晋文坛泰斗级的人物。《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那写的多浪呀。就连另一位伟人,也不得不称赞‘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2,在政治上,曹操求贤若渴,数次向全天下颁发求贤令,意在打破人才被世族豪门垄断的局面,让身在下层阶级的寒门子弟,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3,在军事上,曹操戎马一生,剿灭了吕布、袁绍、袁术、张绣、张鲁等多个准备扎刺的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此外曹操还北征乌桓、匈奴,为北方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在经济上,曹操开创了屯田制度,极大地解决了军队的补给问题,同时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你说这样的曹操,刘备又怎能比拟。咱是不是得给他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