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千里走单骑里时的关羽和曹操

《三国演义》中千里走单骑里时的关羽和曹操都在想什么?

重看《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章节,“千里走单骑”,本人不但又重读了原著,还认认真真地看了94版的电视连续剧的相关剧情。

为什么关羽离开曹操时,不直接向曹操讨要一份过关文书,而要闯过五关,斩曹操六位守关将军;难道真如关羽所说:“事急不曾讨得”吗?

94曹操

前文中,曹操和刘备进行的徐州战役中,刘备战败逃走,关羽被困土山,在张辽的劝说下,关羽以三个条件为限,暂归曹操:这三个条件是:归汉不降曹;嫂子(刘备的妻子)享受皇叔家属待遇;如果得到了刘备消息必往投奔。

曹操只在第三个条件上犹豫过,但是曹操自信能够感化关羽,最终答应了这三个条件。

关羽暂居曹操处,曹操给关羽的好处不可谓不多;金钱美女应有尽有,还加上一匹万金难寻的赤兔宝马。在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之后,又代表皇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地位、金钱、宝物、美女样样俱全;但是,这些没有能够打动关羽之心,在得到刘备的消息后,关羽挂起亭侯印,封起金银珠宝;曹操所赠之物,只留了宝马一匹,就护送两位嫂子踏上了千里寻兄之路。

在关羽出城后,曹操远追灞陵桥十里相送,再送金银,又赠征袍,却“忘记”了最重要的“过关文书”。而关羽拒金挑袍,策马而去,开始了闯关杀将的征程。

拒金

此时,曹操和关羽将要寻兄的目的地之主袁绍正处于敌对状态,过关文书至关重要,为什么这样重要的东西,关羽和曹操为什么都不提?

本人曾经想过,在曹操十里相送的时候,关羽为什么不开口讨一份过关文书?个人认为:关羽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是再三思考之后,不开这个口。

关羽如果向曹操讨要一份过关文书,曹操会有以下选择:一是痛痛快快给了关羽过关文书,这样关羽就被动地欠下曹操一个大人情;关羽本人高傲,不会低下这个头。二是曹操答应给关羽过关文书,却说没带或办理不便,让关羽等候,甚至回城等候,那就误了关羽的行程;三是拒绝给关羽过关文书,这样关羽在路上,面对守关将领,反而没有了“事急不曾讨得”的借口。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关羽都会陷入被动。因此,关羽就不开这个口。

斩将

此时,关羽就已经作好了闯关斩将的准备;同时,他也有信心和能力斩杀曹操麾下任何一员战将。

关羽能想到的,曹操也想得到;这个过关文书关羽不开口要,曹操也不主动给。曹操明白:一是如果这个文书是自己主动给关羽的,自己的身段就放的太低,这个人情的份量也会大减;不利于对关羽的收服;二是关羽在曹操身边时,从没有主动向曹操要求过什么,那怕去许都途中,曹操故意只给关羽一间房子,关羽将嫂子请入房中,自己宁愿在门外站一夜也不去找曹操多要一间房;曹操非常想让关羽请求他一次,好让关羽欠他个情;三是曹操想让关羽途中受阻,过不了关,再回到自己身边,那样自己就有了主动权,能进一步挽留住关羽;就算留不住关羽,此时再给关羽过关文书,那人情可就大了。

可是,关羽一路闯过五关,连斩曹操四员守关主将,两员守关副将;最后曹操大将夏侯惇将关羽挡住苦战;恰在此时,曹操一方连续赶到了三个使者,传令各道关口对关羽“不得阻拦关将军”或“任便放行”。

此时到来的三个使者大有玄机。夏侯惇阻拦关羽时,关羽一直在忍让,因为夏侯惇是曹操的心腹爱将,其地位不亚于袁绍身边的颜良文丑,不能说杀就杀。此时,这三个使者恰到好处地出现了。夏侯惇问前两个使者:丞相知道关羽一路闯关杀将吗?前两个使者都回答:不知。

阻过

曹操真不知道吗?否!当第一个守关大将孔秀被关羽所杀时,曹操就知道了。因为关羽是护送嫂子缓缓前行;一关守将被杀是大事,城中副将必然派人快马加鞭报知曹操。曹操肯定会第一时间知道关羽闯关杀将的消息。

既然曹操早就知道了,为什么不早点把过关文书送过来?其实,使者早就派出来了,但是必须让这个文书的人情做到最大;什么时候传达这个文书,曹操已经把握了大方向,由使者当中地位最高的张辽具体操作。同时,刘备在袁绍处也是处处危险,曹操也准备着关羽无路可去时再回许都。

现在开始回答为什么夏侯惇问:丞相知不知道关羽沿路斩将时;前两个使者都回答:不知。因为前两个使者要是回答:知道;那这过关文书的价值就不大了;因为关羽已经把关过完了。所以要表明,这文书是曹操事后想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追来补送的;这多少还是个情分。

拒敌

最后,由张辽这一员曹操的心腹大将亲自出马,把给关羽的人情做到最足。当夏侯惇正想和关羽决一死战时,张辽在最该出现的时候出现了,他对夏侯惇说:“奉丞相钧旨:因闻知云长斩关杀将,恐于路有阻,特差我传谕各处关隘,任便放行。”(《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张辽这是当面告诉关羽,曹操即使知道关羽沿路过关斩将的事,还是要放关羽离去的,一是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丞相大度,二是把给关羽的人情给到家了。而且还给了关羽一个暗示,丞相曹操是关心着关羽的,如果刘备有意外,或因其它变故,关羽最终无处容身时,随时可以回来,这通关文书就是证明。

曹操这一手玩得高明。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曹操败走华容道,被关羽拦截;曹操向关羽求情被拒绝,他问关羽:“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这时的“过关文书”是曹操给关羽的一个最大的人情,终于打动了关羽。

华容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