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丨树人小学举行学生小课题研究成果

小课题大学问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同学们再次汇报了他们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让我们通过小视频一睹小课题的风采吧!

1.4班小课题《风筝》

????

一年级4班的同学在谭索老师的带领下,根据“有价值、有可操作性、有兴趣”三个标准选择了“风筝”作为小课题研究的主题。并将小课题分解为以下两个子课题,一是了解风筝的历史文化,二是制作、放飞风筝。

通过查阅资料,孩子们了解到,风筝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最早起源于距今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先的用途是用于军事信号传递。最早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在南方地区,它被称为“鹞”或“木鹞”,在北方则被称为“鸢”,到了唐晚期,人们才称它为“风筝”。

为了了解人们对风筝的认知情况,同学们学习了如何设计问卷,掌握了基本的采访礼仪,并对学校的老师和工作人员,高年级的哥哥姐姐,爸爸妈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统计分析,课题组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后续研究。

风筝由骨架、筝面、线三部分组成。课题组邀请了美术吴老师来教大家怎么画筝面,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完成了风筝的制作。

小课题研究到这里,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放风筝了。4月22日下午,课题组的同学来到彩云湖公园,开展“放飞梦想,‘筝筝’日上”风筝放飞比赛活动。

活动结束,同学们通过绘画和写小片段,记录了这次难忘的活动,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3.4班小课题《各行各业的帽子》

????

哪些职业需要戴帽子呢?为什么会戴帽子?还可以有什么帽子?三年级4班的同学们在易娟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各行各业的帽子》小课题研究小组。

同学们在课题研究中了解职业中帽子的知识;通过文献查阅法、调查访问,了解帽子的构造和作用;通过访谈法了解各行各业帽子的使用;在实践研究中改进和创意帽子,创意设计了动物园工作人员、公交车司机、学校值周监督岗等岗位的帽子。

小帽子,大学问,通过研究,孩子们明白了要想深入地研究一个课题,需要实践探究、分工协作,逐步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创新精神。

3.2班《中国古代传统服装》

????

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究竟藏着怎样的传统文化?三年级2班同学对传统服装非常感兴趣,于是在汪姝老师的带领下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中国的传统服饰在历朝历代有着很大的区别,在研究过程中,大家通过查找资料,从样式、袖型、衣领、纹样等方面初步了解了各朝代传统服装的特点,再用纸、布等手工材料,用折叠、粘贴、裁剪的方式,设计制作了自己喜欢的传统服装,大家兴趣浓厚做出了一幅又一幅的作品,每件作品都很精致。侯顺其同学做的是在汉服中最高等级的礼服——冕服,顾涵瑞用粉色烫金纸、蓝色绿色手工纸、双色丝带和荧光笔完成了唐朝女子穿的交领襦裙。周峻丞和妈妈一起,用布自己裁剪制作了一件汉服。

同学们穿着汉服进行了小组展示,有小组对服装的纹样和刺绣进行了深入研究,有的小组表演了三国演义的片段,还有的小组对中国古代寓言《南辕北辙》进行了改编,在剧情中结合人物的特点加入了服装的介绍,十分有趣。

通过这次小课题研究,同学们对传统服装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古代服装的知识,也让大家领略了我国传统服饰的精美,它所承载的是汉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内涵。接下来,孩子们还会继续对中国传统服装进行更多研究和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新基地迎检,孩子们还向各位专家们展示了他们的课题。树人娃落落大方,树人小课题精彩纷呈,获得专家们一致好评!

撰稿:谭索易娟汪姝

视频编辑:柯雯翁勇

编审:行政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