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话三国诸葛亮一生收三个徒弟,一猛将,一

历史演义灿星河,老乐斗胆鼓唇舌。看到“评话三国:诸葛亮一生收三个徒弟,一猛将,一麒麟,还有宿敌之弟”这样一个标题,不知道熟悉并喜欢三国系列故事或典故的朋友,能否将这三人都对号入座。如果只看正史,或者《三国演义》原著的话,这个答案很难寻找,可要是将各家各流派的三国艺术作品综合在一起,这三个人选就比较清晰了。

首先说这个猛将就是张飞,张飞的威猛和勇武地位,在三国迷心中是公认的,尽管民间各种武评,未必将张飞放在第一位,但三将军属于超一流的定位,基本没争议(除非你说只有吕布算是超一流的),而张飞这个人既粗豪又尊重高士能人的性格,也使得他跟诸葛亮的关系,从一开始的不信任,到最后唯命是从。但是,在原著《三国演义》中,从来没有张飞拜师诸葛亮的设定,只是在南派评话《三国》中,才详细地介绍了张飞是如何诚心诚意拜孔明为师的过程。以至于每当诸葛亮需要离开刘备的时候,张飞总是以军师弟子自居,替军师给全军出主意,甚至下命令,这个小故事在平话中让张飞更显可爱,也更加符合张飞粗中有细,才华一流的特点。

至于第二位,麒麟指的就是姜维,姜伯约“麒麟儿”这个绰号在《三国演义》和正史中,都是查不到的,但大家之所以这么称呼他,主要是受到了游戏的影响,如今“天水麒麟儿”似乎也成了姜维被约定俗成的美称。然而,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徒弟,却是在《三国演义》中明确介绍的,各种评书平话,自然也沿袭了这个设定,民间更是普遍认同姜维是诸葛亮的继承人。

最后该说这第三位,宿敌之弟是谁了。此人是评话《三国》中的原创人物,名叫周济,字尚瑾。而周瑜跟诸葛亮的关系,只能说亦敌亦友,再加上两人阵营不同,各为其主,所以,用宿敌来形容或许还算准确。那么,这个周济是怎么回事?他又怎么拜诸葛亮为师的?此人在评话中又有多大本事,地位如何呢?

其实,周济这个人物很简单,就是个“工具人”,他的出现,只是为了成全诸葛亮的安全,算是小说中丑角的形象。按照平话作者的设计,周济和周瑜虽是兄弟,但却有天渊之别,周济不学无术,脑壳空空,就仗着哥哥在江东的地位,可以安心地当个公子哥。然而,在赤壁之战的时候,他也来到前线探望兄长,并且在偶然间认识了诸葛亮。当诸葛亮提到借东风的时候,周瑜或许还将信将疑,但周济却把诸葛亮奉若神明,便一心想学孔明这种呼风唤雨的本事。诸葛亮也借机收下了这个徒弟,并把周济带在身边。诸葛亮这么对待周瑜的弟弟,真的是看在周瑜的面子上?或者是被周济的诚意感动?都不是。伏龙真实的目的是,他知道周瑜会在自己“借东风”成功之后,第一时间卸磨杀驴,派大将围追堵截,击杀自己。所以,他选择了用周济这个“徒弟”当自己的替身,替自己挡住周瑜的屠刀。

虽说做法不够仁义,但用周瑜的弟弟来惩罚周瑜自己的害人之心,也算是符合民间三国迷对瑜亮二人的评判。因此,当诸葛亮“借风”成功之后,便让身边的周济留在七星坛,并且穿上自己借风的装束,理由是替自己招待一下那些送来东南风的“天神”。周济不仅不怀疑“师父”的安排,反而非常高兴,就这样,诸葛亮走了,留下周济“招待”周瑜派来的丁奉徐盛二将。丁徐二人在黑夜中看不清周济的面目,只是凭借周济那一身诸葛亮的装束,便不由分说执行了周瑜的命令。最终,周瑜便因此聪明反被聪明误,害了自己的弟弟。老乐只是把这个故事的大致过程简单介绍一下,评话中的讲述更加全面详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原文读一读,或直接听听这段精彩的评话演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