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说话是一门艺术,大家应该也都这样认为,语言的艺术是要靠学识和技巧以及内涵等多方面的知识去支撑的。因此想要真的学会这门说话的艺术也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很多时候就算是同样意思的话,会说话的人去说和不好说话的人去说,表达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但是这些语言也和说话的技巧是有关系的,所以如何才能学会这种说话技巧呢?今天我们就用诸葛亮来举例。在史料的记载之中,诸葛亮是很会说话,也很懂说话的艺术的,这里指的并不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所说的话。诸葛亮的说话艺术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其一就是说话要看破不说破。这其实也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很多事情都要做到看破不说破。一个人可以看透很多事情,这是一个人的经历与学识,但是不能说破,这就是说话的分寸。很多时候没有注重到说话的分寸就会让人觉得这个人不够成熟或者稳重,但是说话注意分寸以后,就会让同样意思的话说出来让人觉得“悦耳动听”。
很多时候就算是批评意见换一种说法表达出来以后,说话的效果就能凸显出来。诸葛亮在被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当时荆州刘表的长子刘琦很有才华,因此很被看重。但是由于刘表又另娶了一个女子蔡氏,但是这个蔡氏又不喜欢刘琦这个人,于是就天天在刘表面前说他坏话。
后来刘表真的疏远了刘琦,但是刘琦后来面临的局面已经到了很危急的地步,于是刘琦就请教诸葛亮。诸葛亮一开始出于政治考虑以及这是别人的分内之事的考虑,因此就没有回应。但是刘琦后来就诱骗诸葛亮去阁楼,还设法让诸葛亮下不来,诸葛亮只好告诉了他一句“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
这个时候诸葛亮这句话就是拿重耳和申生举例,既点明了刘琦的局面,也为刘琦指明了方法。这样一来诸葛亮既维护了他自己的尊严,也做到了不给刘备增添麻烦,并且还让刘琦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个说话技巧就是看破却说漏,这个技巧讲的是把一些不那么严重的问题变得严重起来。比如诸葛亮看赤壁之战爆发前,诸葛亮就直接去东吴和孙权联盟,当时刘备兵力衰弱,东吴却兵力强盛。
诸葛亮为了可以联合东吴,就说了这一段话“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曹操鄙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诸葛亮说现在局势混乱,曹操虽然霸占了江东地区兵力强盛,刘备在汉南整兵休顿,但是曹操现在势力很强大,因此刘备只能败退。
这段话就透露出了很多的信息,比如说这是在提醒孙权,虽然刘备和曹操势力强大,但是其他的一些势力都是可以被拿下的。这段话表面上看起来简单,但是其实也是在赞美刘备和孙权,这样还提高了刘备的地位,并且让孙权可以和刘备联手和曹操相抗衡。
其实当时刘备刚经历了一场战争的惨败,因此兵力是很弱小的,在当时所有的势力当中刘备也是很弱小的,可以说刘备和当时的曹操和孙权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霸主,但是这样一段话就把刘备的地位提高到了和另外两人相提并论的地步,还夸奖了孙权,也暗示了孙权应当和刘备联手,攻打曹操来证明自己的兵力的强大,展示出自己的实力。
第三个技巧就是等着你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前面两个策略都用过之后,就看你自己怎么想怎么说。比如诸葛亮在表明了想和孙权联盟的看法以后,已经点明了孙权若是不和刘备联手攻打曹操,那就是忌惮曹操的实力,那说明孙权就是个懦夫。
结语:因此接下来就要看孙权自己怎么表明想法了,孙权当然不能承认自己是懦夫,因此如果想要拒绝这就需要另一番高超的话语了,因此这第三条也是最难的一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