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江真正优秀的父母,都是孩子生命中不动声色的摆渡人!近期教育之江双微与浙江省教育学会德育分会共同推出“发现好家长”栏目,传授“别人家”的教养秘籍,帮助你渡好孩子的生命之舟。最近,浙江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火了!她写了一篇作文,隔空质问吴承恩,《西游记》中为什么到了西域小国,宴席上还是中餐?“小学生发现西游记漏洞”这个话题由此上了微博热搜,新华网、澎湃新闻、浙江在线等各大新闻网站也刊登了这则新闻。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怎么做到如此“乐学”?而孩子思考和发现的精神,又是怎样培养的?第11期“发现好家长”就要和您分享孩子妈妈的小秘诀!五年级学生发现《西游记》“漏洞”!如何培养一个富有思考和发现精神的“乐学派”?这位上了热搜的“小学生”就是来自九莲小学五年级的马思齐。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楼含松教授,在看过马思齐同学的作文之后说:“小朋友读书细心,作文上说的观点,大致是合理的。作家笔下的细节,往往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关系密切。但这些菜品是否淮安特有,则很难说。不过,小朋友的思考和发现精神,非常值得肯定。据孩子的妈妈葛女士介绍,齐齐从幼儿园到五年级,从读绘本到看名著,已经读了许多经典。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怎么做到如此“乐学”?而孩子思考和发现的精神,又是怎样培养的?在和葛女士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来有这些秘诀!读绘本看名著,妈妈一直在引导马思齐同学现在是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孩子的学习习惯已经慢慢成型,因此葛女士可以不那么操心了,她说,家长培养小孩子,就应该有这样一个过程:一开始是“背着她走”,慢慢地变成“扶着她走”,最后是“看着她走”。“一开始真的是‘背着她走’!”葛女士回忆到,齐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会给她讲故事,读绘本,培养她的语言能力。等到了一年级的时候,齐齐已经开始看《疯丫头马迪根》《长袜子皮皮》这类不带拼音的图书了,这不仅可以培养她的专注力和耐心,而且对于提高孩子识字量也有很大的帮助。说到这,葛女士特别强调:“其实幼小衔接的时候,很多家长会把重点放在一年级知识点的学习上,实际上孩子识字量的提高、专注力、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才是更重要的。”随着齐齐慢慢长大,葛女士开始会自己把关,让马思齐看各种名著。把关的标准是什么?葛女士说,就是要适合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读懂的,或者孩子跳起来能够触碰到的,这样的经典我就会推荐给她。有时候我想到一本好书,就会跟她说:“齐齐,我觉得这本书不错,想不想看看?”五年级的马思齐已经读过了《明朝那些事儿》《平凡的世界》《简爱》《傲慢与偏见》……现在正在看《三国演义》,而《西游记》原著,齐齐已经看过很多遍了。(葛女士为女儿推荐的书单: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呼啸山庄、堂吉柯德、平凡的世界、明朝那些事儿、傲慢与偏见、汪曾祺散文、西游记、毕淑敏、傅雷家书……)葛女士自己喜欢看书,也对齐齐的阅读习惯有很大影响。葛女士表示,自己平时喜欢看看书,写写评论,“一本好书值得反复读,就像《红楼梦》一样,不同的年龄读这本书,感受都不同。”葛女士在看书的过程中,也会时不时有了灵感,向齐齐推荐上一本好书。值得一提的是,就连齐齐的名字,也和妈妈爱看书有关。葛女士说:“怀她的时候我正在看《论语》,做梦的时候就梦到这个名字。就取名‘思齐’,即见贤思齐。”在妈妈的引导下,齐齐不仅喜欢看书,还会反复读一本书,像她在作文里写得那样,《西游记》她看了很多遍,“先是看里面的故事情节,后来爱看孙悟空大战妖精的打斗场面,再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