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演义》里最精彩的固定桥段之一就是知名武将间的一对一单挑,关羽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赵云初战斗文丑等等,无不令读者热血沸腾。但是我今天要告诉您,想要了解真正的三国,先要忘记“单挑”。
关羽VS庞统……比起小说,游戏走得更远……
先有《水浒》,再有《三国》,三国演义是水浒传的三国故事版。三国演义处处模仿水浒传。《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由于书中多以侠客描写为多,而侠客又多独来独往,故战斗模式为单挑。水浒传中后期为军事冲突,但战斗模式依旧以单挑为主。三国整体模仿水浒,一对一自然也成了战斗模式的主流。
水浒传,1V1始祖,武侠小说始祖
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如果三国时期总是武将一对一,那还要军队做什么?真实的三国中一对一单挑极少,正史记载的约定式单挑只有一次,即吕布对郭汜,仅此一例,再无其他。孙策对太史慈也属于真实发生的单挑,但那是不期而遇的遭遇战。但三国演义中确是“无单挑,不战斗”。真实的三国中,猛将是带兵冲锋(比如关羽斩颜良),而非孤身冲锋。
其实在明朝,《水浒》的风评要高于《三国演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浒的不同人物性格刻画丰满,而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太过脸谱化,好人坏人都写在脸上,刘备大好人,曹操大坏蛋,这样的描写只适合小孩子观看。水浒中的武松“有高有低”,有令人爱的部分,也有令人恨的部分。李逵也是如此,有侠情忠义,也有胡乱杀人(四岁小孩也不放过)。而三国演义里,好的就是好的,白莲花,坏的就是坏的,大坏蛋。如果说明朝版本的《三国演义》主角还有小小的缺陷,那清朝版本的《三国演义》主角已经完美无暇。人性如此复杂,小说家却像对待小孩子般对待读者,令人哭笑不得。
三英战吕布,情节精彩,内容虚构(也包括温酒斩华雄)
以上就是“三国单挑”的分析,想要了解真实的三国,请先忘记单挑,忘记大好人,大坏蛋的设定。
本期内容介绍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