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武功赫赫,一本三国打下天下

清朝全盛时疆域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清朝有汉族官员和满人官员交好,汉官到满官家做客,两人推杯换盏,称兄道弟,气氛整热烈了,满官神神秘秘拿出一本书,说朝廷发的机密兵法给你开开眼,出去千万别跟别人说。汉官拿到手一看以为对方开玩笑,所谓兵法竟然是《三国演义》。大清国难道真的靠一本三国演义打天下吗?

努尔哈赤画像

大清的创始人努尔哈赤出自建州女真部,明末时期,建州女真因为靠近明朝辽东边界,经常往来边境地带搞一些东北土特产贸易,因而首先得以文明开化。努尔哈赤十六岁时,镇守辽东的名将李成梁围剿女真部王杲,这个王杲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十岁丧母的努尔哈赤不堪继母的不人道待遇,投奔了外祖父王杲。在此过程中努尔哈赤被明军俘虏,李成梁收之为亲兵,厚遇之。

请著名的兵法小说《三国演义》

按明末黄道周在《博物典汇》中的说法,努尔哈赤“……稍长,读书识字,好看《三国》、《水浒》……自谓有谋略,十六岁始出之建州地”。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努尔哈赤开始学习汉语、读书识字了,之所以受此待遇优厚,其实还有一个清朝人忌讳莫深的原因:努尔哈赤的祖父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觉昌安和老领导李成梁关系甚密,而且李成梁的妾是努尔哈赤的某个姑姑,因为得以半做亲兵半做养子。

十九岁时努尔哈赤成年自立,为了生计常到抚顺贩马,接触了大量的汉族商贾和错综复杂的商业环境,他的东北话应该可以过八级了。至于书面语水平,站在当时士大夫的角度看,那只能说略知文墨。当然这也没啥可耻的,毕竟文言文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掌握的,十年寒窗苦读连个秀才文章都做不好的人比比皆是。这也解释了明朝为什么流行《三国》、《水浒》,这些通俗易懂、情节激烈的作品就是为这些略通文字的市民、商贾准备的。努尔哈赤通过和内地商人打交道,接触到这些作品,搞一本翻翻太正常不过了。

后金刚建立时的周边形势

努尔哈赤二十四岁担任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以十三副盔甲起家,征战东北,开启统一女真大业,到后来再以“十大恨”起兵反明,在宁远之战遇到袁崇焕的红夷大炮之前,三十年间未尝一败,虽然说天纵英明才干突出,也跟其早年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眼界开阔有关。至于行军打仗有没有受到三国的启发,于理应该是有的。

多尔衮应该听过龚正陆讲三国

浙江人龚正陆,商人出身,粗通文墨,自投效于努尔哈赤。其文化水平自然比努尔哈赤还强很多,努尔哈赤爱惜人才,用龚做顾问,类比军师中郎将孔明先生。但龚正陆并不是典型的秀才,才学也有限,致周边国的文书别字满篇,遗人笑柄。女真人当时文化有限自然无人知道,以为得到了人才。龚既不能开经讲义,解说周公孔子的大义,叙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英雄事迹,只能以三国演义说于努尔哈赤,及诸子褚英,代善,皇太及等辈,及后征战,按图索骥,竟也能屡战屡胜,女真人敬爱之。皇太及继位,草创满文,令满洲才士达海翻译三国演义,未竟而达海卒。大学士范文程接手,终于翻译完毕。给八旗将领人手发一册,秘不示人。文章开头发生的故事,大约发生在这个时候。

八旗骑射战术独步天下

嘉庆时,侍卫额勒登保跟随名将海兰察征战,屡有战功,海兰察有意提拔,秘授兵书一本给额勒登保,即满文版三国演义。后来额勒登保凭此书征战,平定白莲教,封三等公。可见,三国做兵法之说并非传言,确有其事。

红衣大炮,由投降的明朝叛军输入技术

话题说到此,大清国真的靠一本三国演义打天下吗?那肯定不是的,清朝打天下是靠八旗兵不凡的野外战斗能力,后期再加上汉军、绿营等兵种的有力配合。努尔哈赤、皇太及之所有重视三国演义这本书,无非是因为当时文化水平有限。后金草创,整天行军打仗打打杀杀哪有时间搞学习?刚好三国演义这本行军打仗的小说当时非常流行,流行的就是好的,直接拿来用就是了。

八旗布防北京内城,居天下核心

从顺治朝以后,清朝还是很重视三国演义,这应该和当时重武抑文的国策有关,这项政策的直接体现就是首崇满洲,以高薪奉养八旗军户,务求其保持弓马娴熟英勇善战的能力,至于文化不文化那倒不重要了。

康熙射猎图

虽然当时很多岗位任用了很多文臣,但总体还是比较轻视文臣的。康熙太子胤礽的老师正黄旗人徐元梦,饱学之士,就因为不会射箭,惨遭康熙杖责并抄家。以胤礽为首的众皇子们对自己文化科的老师也毫无尊重之意,动辄借机羞辱。整个家庭以这个态度对待老师,文化建设不太可能搞好。自古以来,大多数二代们大概都是一个德性吧!家里有矿谁还好好学习?至于说清朝全面实现汉化,开始尊师重道重视文化,其实是从雍正开始的,这是后话了。

雍正的字,书法家的水平

而且从军中晋升的将佐们也往往都是粗人居多,家庭条件好的也不过认得些字,三国演义正好符合他们的文化水平。

至少从唐朝开始,文言文已经严重脱离了口语现实了,学习古文文法,从浩瀚如海的汉文化经典中寻找典章制度、研习兵法韬略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莫说是古代人,就是今天的大学生一万个人里挑不出几个能做到,更何况母语是满语的人呢?

出了科举圈,真没人能之乎者也起来

至于为什么满人会把一本文学著作当做兵书去看呢?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汉姆雷特,三国演义虽然只是一部文学作品,但是叙事宏大,包罗万象,里面的行军布阵、智计谋略都可圈可点。至于马战、步战、水战、平原战、山地战等战例更是一应俱全,简直是一部古代行军打仗的百科全书。满人拿它来做兵书,只能说明这部作品太伟大,罗贯中太了不起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