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这四位的口才无疑最厉害,他们是谁?
第一位:诸葛亮。
诸葛亮是刘备的首席军师,口才极好,无疑要排名第一。他在江东舌战群儒,一个人把东吴一大群谋士说得哑口无言。他只用三言两语,故意改动曹植的文章,就把周瑜激得暴跳如雷。这个做法虽然有点损,却很有效果。后来在两军阵前,大骂王朗,居然把人家直接骂死。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口才在三国演义里,无人可及。
第二位:张松。
张松本是成都刘璋的麾下谋士,长得非常难看。他的人品也非常差劲,刘璋似乎也没有什么对不起他的地方,他却非要把这个主子出卖掉。张松本来想把刘璋卖给曹操,以此换来自己的荣华富贵。可惜曹操见他形容猥琐,非常讨厌,态度极其不好。
张松虽然形象糟糕,实力不错,能过目不忘,口才更是了得。他只凭三言两语,就把连祢衡都赞赏的杨修说得无言以对。曹操自夸天下无敌,张松
却说道:“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曹操脸红脖子粗,恼羞成怒,差点杀了张松。如果不是杨修相劝,张松已经一命归西了。张松第一次主动卖主不成,马上寻找到了第二个买主刘备。他虽然成功地把西川卖给了刘备,他自己却因为亲哥的告发而被处斩,也算得到了报应。
第三位:祢衡。
祢衡在三国演义里露脸机会不多,却给人印象深刻。他的击鼓骂曹,更是脍炙人口。祢衡一人舌战曹操的众谋士,居然大占上风。曹操吹嘘自己帐下猛将谋士,祢衡却用嘲笑的口吻点评这帮人,说他们都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曹操气得要死,却无法反驳。
后来,祢衡在江夏见到黄祖,说他像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黄祖气得暴跳如雷,他可没有曹操的度量,立刻把祢衡杀了。曹操都说祢衡是舌剑,可见他的口才确实了得。
第四位:赵咨。
赵咨是孙权麾下的谋士,并不怎样出名。他奉命出使魏国,代表东吴向曹丕投降。曹丕有意刁难他,想贬低孙权,故意问他孙权是怎样的一个人。赵咨却趁机把孙权猛夸一顿,说孙权是“聪明、仁智、雄略之主”,还举例说明。曹丕的多方诘问,都被赵咨不卑不亢地轻易化解,搞得曹丕无可奈何,只得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