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多次北伐,为何劳而无功,小说与历史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发生在“一出祁山”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彻里吉、关兴和张苞。故事梗概如下:

曹真兵败后,郭淮建议派人前往西羌,向西羌国王彻里吉求援。郭淮认为,西羌多年称臣进贡,曹操与曹丕对他们恩宠有加,只要承诺与之和亲,彻里吉必然答应协助曹真。一旦西羌起兵,从北伐大军后侧发动进攻,曹真就可以从正面进行夹攻,北伐大军必败无疑。

曹真采纳了郭淮的建议,派人前往西羌求援。西羌国王彻里吉果然答应了曹真的请求,命丞相雅丹和元帅越吉率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平关发动进攻。

得知西羌进犯后,诸葛亮派遣马岱、关兴和张苞前去迎战。在双方的首次较量中,蜀军遭到西羌铁车兵的袭击,进攻受挫。在次日的交战中,蜀军再度失利,马岱、张苞被迫退出战场,关兴遭到西羌兵猛攻,只得夺路而逃,却被越吉击伤坐骑,关兴也因此落入水中。危急时刻,关羽突然显灵,不仅击败羌兵,还指引关兴向东南方向撤退。

关兴回到蜀军营寨后,张苞告诉关兴,自己在撤出战场期间,遭到羌兵追杀。关羽突然显灵,不仅吓退了羌兵,还提醒自己去解救关兴。二人对此惊诧不已。

此后,三人面见诸葛亮,告之失利原因。诸葛亮亲自来到前线观察敌情,终于想出了利用大雪天气破敌的妙计。在随后进行的战斗中,诸葛亮大败西羌兵,生擒雅丹,斩杀越吉。诸葛亮亲自为雅丹松绑,好言相劝。雅丹被诸葛亮所感动,率军发挥西羌,不再协助曹真。不明真相的曹真以为西羌兵已将诸葛亮击败,亲自率部发动进攻,伤亡惨重,先锋曹遵、朱赞分别被魏延和赵云斩杀,只得全线撤退,同时上表向魏明帝曹睿求援。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诸葛亮与西羌军队的战事,在历史上并未出现,完全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其中提到的彻里吉、越吉和雅丹三人,均非真实的历史人物。所谓的西平关,也不是汉末三国时期的西北地名。

至于小说中出现的关羽显灵之事,相信读者一看便知原因,是古代作品中的一种惯用的追忆英雄人物的方式,目的是为了唤起读者对书中某些英雄人物的回忆。毫无疑问,这种事情在现实当中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作者对这次战事的设计,让读者产生一个疑问:作者设计这个情节的用意何在呢?显然既不是为了体现诸葛亮的智慧,也并非突出关兴和张苞的武勇,而是体现出作者的无奈。

在作者的笔下,尽管诸葛亮表现出色,多次击败司马懿,但始终未能在北伐中获得决定性胜利。究其缘由,下属能力不济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者设计出关羽显灵救出儿子的情节来预示诸葛亮北伐的悲剧结局。这才是作者的真实用意所在。

类似的情节在书中还有一例,这便是在第一百零三回中出现的上方谷之战。在该情节中,司马懿父子被困上方谷,难以逃脱。最终,一场大雨救了司马懿父子的性命。尽管战事过程差别巨大,但作者的用意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体现一种无奈。

诸葛亮多次北伐,却始终劳而无功,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从小说来看,原因其实就是两个字:天意。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原因也就是两个字:实力。众所周知,战争比的是综合实力。以蜀汉孱弱的国力,又岂能与地大物博、实力明显高出一筹的曹魏相提并论呢?诸葛亮的失利,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