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大家对三国的了解也大都来源于此。书中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快意恩仇的画面怎一个精彩了得。但是《三国演义》作为一篇长篇小说,为了文章故事情节的戏剧性,有些情节与真实历史多有不符。清朝史学家章学诚也曾言:“三国演义乃七实三虚惑乱观者”,可见其确实与史实出入极多。
三国演义下面小编就位大家盘点一下,那些我们被《三国演义》欺骗至深的情节~
桃园三结义
喜欢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关羽、张飞是桃园结义的拜把子兄弟,三国中的铁三角。但其实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并没有拜把子,不过关、张却是把兄弟,他两个一起投奔刘备。刘备见关张勇猛,视为左右手。后来关、张、黄、马四人被刘备封为上将。
桃园三结义陈寿《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三国志-张飞传》中提到:“羽年长(张飞)数岁,飞兄事之”
《三国志-刘晔传》也说:“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这三段史料足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刘关张三人关系亲密的“恩若兄弟”;二则是“恩若兄弟”而非结拜兄弟,史料也无结义之说。而且据史料分析,他们年龄应该是:关羽>刘备>张飞,也就是说刘备是大哥这一说法更是不成立。
桃园三结义雕像再有,从三国演义里面的描写来看。关羽被东吴人杀害后,魏文帝曹丕诏问群臣:“刘备是否会出兵伐吴,为关羽报仇?”侍中刘晔回答说:刘备和关羽“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关羽被杀害,如果刘备不能为他报仇,对关羽的恩义就不算是全始全终了”。在这里,从魏国人看来,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又是“恩犹父子”了。古人有“君臣如父子”的观念,所以这个说法并不值得奇怪;同时也可以反证: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并不是把兄弟,他们的同时代人对此是很清楚的。清人赵翼认为:三国的君主都善于用人,其用人各不相同,曹操“以权术相驭”,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刘备“以性情相契”。所谓“以性情相契”,就是用感情相处,情深谊长,但这不等于就是把兄弟关系。
2.三英战吕布
《三国演义》中写的故事大部分都能在史书上找到一点影子,但“三英战吕布”这个故事却连一点影子也没有,可见三英战吕布是作者罗贯中虚构的。
三英战吕布从《三国志·吕布传》及《后汉书·吕布传》中也可以看出,书中的确记载了吕布抵抗关东义军的事情,但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史料与刘关张有关,更没有关于“三英战吕布”的记载。
3.长坂坡赵子龙七进七出
赵云(?-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长坂坡之战《三国志》曾记载“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赵云抱着孱弱的小孩子,就是后主阿斗,也保护了甘夫人,就是刘备的夫人,都幸免于难了。这中间对于七进七出的记载只字未提。可想而知,七进七出可能是后人为了夸大赵云而杜撰的。
4.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
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华容道上关羽放曹操的说法完全是演义,是为了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不是史实。
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华容道,中国历史上地名。据《资治通鉴》注释中的说法,就是“从此道可至华容也”。这里所说的华容,当然是指华容县城。华容道也就是赤壁战争中曹军逃入华容县界后向华容县城逃跑的路线。古华容县城在现监利县城以北约60里的周老咀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