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无下回分解,评书大师单田芳去世

单田芳,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原鞍山曲艺团业务团长,现任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年生于天津,同年随父母到沈阳,年在沈阳二十七中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工学院,年退休,年赴京创办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共录制、播出了《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乱世枭雄》等余部共计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整理编著17套28种传统评书文字书稿,开评书走向市场的先河。“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年9月11日,这个曾经属于美国的国难日,如今在中国也因一个人的逝世染上了灰色的忧伤!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肖建陆处获悉,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于9月11日下午3点30医院去世,享年84岁!

相比如今,80年代给予孩子或者人们的娱乐项目还是很匮乏,那时最廉价或随时可以获取的乐趣之一就是听电台里的评书和相声。记得每天下午一点还是一点半,电台里总有相声联播,一些相声大家如侯宝林刘宝瑞的相声,无论听多少遍都会笑。

还有就是评书,那时的评书被人们喜爱到什么程度呢?小编用“全城立体声”来形容吧,评书时间开始,你只要走在胡同里,几乎从路过的每一个房间中都会传来评书的广播。小学时电视里每晚六点左右田连元的《杨家将》记忆犹新,随后便是每天中午电台里播田连元的《瓦岗寨》,小学时有次中午放学晚,评书已经开始,小编往家走的路上,竟站在一家人墙外忍着中午的饥饿听完了那期的《瓦岗寨》,“切西瓜,掏耳朵,脑后摘瓜”,你看,程咬金的这三招到现在还记得。袁阔成的《三国演义》不用再说。

单田芳,无疑是那个时代的评书大家,最早是从《隋唐演义》听起,抱着收音机听得津津有味,之后是《白眉大侠》《乱世枭雄》等等,陪伴自己度过了多少时光。爷爷比单田芳大十几岁,小编听评书是受爷爷影响。后来单田芳上了电视,爷爷看到后说,我总以为他是个比我老的老头,原来比我还年轻。小编同样是先经过广播,随后才在电视中看到单田芳,第一次看到他的相貌,是陌生的,但他的声音,是无比的熟悉,但相貌和声音没有让我感觉矛盾,好像通过少年时的声音,已经反复烙下了他的相貌。

从90年代进入年之后,每天黄金时间的评书节目有一些都放到了深夜。有时辗转反侧,打开收音机,调着台,有时便传出单田芳沧桑的声音,调到了,就不换台了,小声放着,许多都是熟悉的内容,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对于如今许多中年人来说,评书给予了他们少年时难忘的快乐,就那么陪着,评书,也让他们开始津津有味的进入了历史,了解了历史,在历史中听到英雄豪杰,听到仗剑天涯,听到儿女情长,听到人们反复诉说的情感与惆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