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的……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草船借箭》。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基本保证。《草船借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为人文主题。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这篇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对诸葛亮心怀嫉妒,要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而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的故事。体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二、说教学目标
我所面对的学生,抽象思维正在发展,具有一定的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但生活经验积累不足。结合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会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关键词句了解故事中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周瑜的心胸狭窄/等人物的特点。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思维特征,采用引导点拨法、质疑问难法等方法组织教学。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和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的学法主要有:品词析句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
1、首先是激趣导入环节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好的导入,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我将在多媒体上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和主题曲,并提出问题:大家是否了解片段中出现的人物,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知道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在学生的分享中,我将顺势导入本课课题《草船借箭》。
2、接下来是初读感知环节
初读感知是学生对文本初步形成认识的过程。
首先,我会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自己运用查字典的方式,给生字词标注读音。这样,既为学生扫清了阅读障碍,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点。
接下来,我会请学生齐读课文,并提出要求: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读完之后,在学生的回答中,我将总结得出:
1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完成。
2经过是: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3结果是:十万支箭如期交付,周瑜自叹不如。
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培养对信息的判断,识别,接受的能力,养成整体感知作品的习惯,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经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接下来,我将进入研读赏析环节
首先,我会请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问题: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学生默读完课文之后,我会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