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三集吕布跳槽得与失

SEM百度竞价招聘求职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286.html

“轻狡反覆,唯利是视”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给吕布的评价。从吕布被杀死至今约一千八百年的时间里,吕布一直都是一个有争议,但所获贬损多于褒扬的人物。

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对于吕布的塑造,大体继承了陈寿的评价,但从这类道德体系内跳出来看,吕布这一角色仍然是一个具有光彩和光环的豪杰式人物。

虽然叛丁原、阻盟军、刺董卓、逼曹操、助刘备等戏份,让这个人物身上的功能性有些过于明显,再加上前面所说的道德评判,使吕布个体人性的一面被掩盖太多。

《三国演义》电视剧第三集,张光北饰演的吕布登场,在一众长一脸胡子的官员大臣中间,形象上颇有鹤立鸡群之感。

这一集虽然题作“董卓霸京师”,但李肃劝降吕布一段,却是本集最重要的戏份。

《三国演义》中有两则最著名的劝降故事,一个是李肃对吕布,一个是蒋干对周瑜,前者成功,后者失败。但因为后者喜剧性和设计感更强,周瑜又具有天生的艺术家气质,所以后者的影响力无疑更大。

但从讨论价值的多寡来说,前者却不输于后者。

在李肃劝降吕布的戏份里面,站在李肃的角度,是劝降;站在吕布的角度,则是跳槽。

跳槽这件事在当今社会,实在稀松平常,很少有机会被引入“唯利是图”式的道德批判。大概是因为当今是文明社会,阵营不再像古代那样基本只局限于军事、政治阵营,而是有了更多的商业阵营来供大家选择。

商业阵营碰撞的是金钱和产品;而古代军事、政治阵营之间所碰撞的则是铁与血,相对就残酷得多。

因此吕布改易阵营,便先得拿丁原的人头来做投名状。

联系到吕布与老乡李肃初见面时表现出的一脸不得志的样子,想见他在旧主人帐下时,过得日子并不如意。这样一来,即使现在董卓不来招纳,他日旁人来招纳,只要给出的价位合适,他可能也会“跳槽”。

所不同的是,董卓与丁原互为仇敌,非要吕布拿丁原的人头做见面礼不可;旁人倒多半不必。

除了那匹赤兔马,吕布跳槽到董卓那里,给他个人带来的最大好处是,骤得高位,一扫往日在丁原屋檐下时的颓丧之气,不必再愁眉对同乡。

此外,吕布这次跳槽所得的,还有扬名后世的机会。若还留在丁原那里,那他不过是帐前一保镖耳。

而在因为废立皇帝等暴行引来讨董联军的董卓这里,吕布便有了充分施展拳脚的舞台。

在随后的虎牢关之战,他将以一己之躯,抵挡半个天下的势力。这一战,也为他由并州一主簿,成为“群雄逐鹿”阶段几乎与曹操并驾齐驱的诸侯,做了预言和预演。

当然,吕布的这次“跳槽”,除了所得之外,也有不容忽视的“所失”。即使站在古典道德评判体系之外来看,也是如此。

第一是亲手杀害丁原,身份由此不光彩。虽然前文已有分析,吕布要想跳槽成功,杀丁原之举不可避免。但在《三国志》中被称为“飞将”的他,在现实中所选择的却是一种“阴谋暗杀”的方式。

作为战将,沙场对垒、战阵杀敌才是份内的光明正大之举。倘若他先投董卓,而后战场叫阵,击溃甚至击杀丁原,得到的评价想必能够更好一些。

而趁着夜色杀害自己的故主,而这位故主并无天下公认的必死之罪,且最终得手,这便让他手上沾上了不光彩的鲜血,让这位将军从此沦为阴谋的棋子。

总结来说,跳槽加暗杀加投靠的对象是身背魔王骂名的董卓,这三者的叠加,造成了吕布后来的惨淡声誉,及悲剧收场。而其实在这三者当中,“跳槽”一项倒是最不重要的。

第二是刚刚摆脱了丁原的“义子”的身份,转瞬间又成了董卓的“义子”。这让吕布身上尴尬的依附成分变得更强烈。

这种尴尬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几年后,吕布刺杀董卓的行为虽然本属正义,但联系到他之前对丁原的暗杀,以及与丁原、董卓先后建立的“义父子”关系,于是,他终结魔王的事业和功劳,便彻底暗淡无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