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描写了汉灵帝中平元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年九十七年的历史。全书一百二十回,可分为三大部分:前三十三回为第一部分,主要写汉末的动乱和群雄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强大;第二部分从第三十四回到第八十五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相互争雄的局面;第三部分从第八十六回到一百二十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了西晋王朝。综观全书,作者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糅合着广大民间的心理,主要表现了作者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这是全书的基本创作宗旨。具体来说,该书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主题:
一、对于仁政的向往
刘备入川时,曾对庞统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曹以急,吾以宽;曹以暴,吾以仁;曹以谲,吾以忠:每与曹相反,事乃可成耳”。因而《三国演义》的这一主题是通过对这两大政治集团,尤其是其首脑人物的对比刻画中体现出来的:
1、关于刘备的刻画
是作者全力歌颂的仁君形象。他首先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其次,他爱民如子,绝不荼毒和抛弃他的百姓,因而“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受到人们的普遍爱戴;再次,他待士以诚信宽厚,尤其对待诸葛亮“待之以师礼,委之以事政”,和部下形成“犹鱼之有水也”的和谐关系;最后,他手下的大臣也大都具有“救国救民之心”。他们一起构成了仁君贤相的政治模式。
2、关于曹操的刻画
是一个奸雄的形象。他首先具有雄才大略,如王粲说他:“雄略冠时,谋智出众”,也非常爱惜人才;其次,他信奉的人生原则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因而视民命如草芥;再次,对待部下,他是阴险和残酷的,如借仓官的头来稳定军心,割发代首、梦中杀人等。
此外,作者还塑造了董卓、袁绍、袁术、曹睿、刘禅等人物形象,他们既无曹操的雄才大略,又无刘备的爱民之心,因而其灭亡是必然的。
二、人格上注重“忠”、“义”的道德内涵
它集中体现在对诸葛亮和关羽两人的塑造上:
1、诸葛亮的“忠”、“义”思想。诸葛亮一生忠诚于刘备,刘备死后,继续忠诚于刘备的儿子刘禅,这一点连他的敌人也很佩服地说:“竭尽忠诚,至死方休”。诸葛亮的忠,既有封建正统的观念,也有对刘备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的人生知遇之恩的回报,带有“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思想。为了尽忠,他“亲理细事,汗流终日”,甚至在完善道德和“正好建功”的两难之间,还是最终选择了尽忠。为了尽忠,他终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关羽的“忠”、“义”思想。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时,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即“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了实现这种政治目标,他不愿追随对自己同样有恩的曹操,一听到刘备的消息,便封金挂印而去,因而他的忠便含有“良禽相木而栖,贤臣则主而事”的思想,又含有对当初结盟诺言的遵守,并不是简单地忠于一姓之天下。为报昔日之恩,他于华容道义释曹操,被作者称之为“义重如山”,因而他的“义”在本质上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回报与温情,这又与江湖上流行的道德精神息息相通。
三、才能上对智、勇价值的崇尚
走出乱世,还得凭借军事上的实力和谋略上的成功,作为有志图王者的启示录,《三国演义》对智勇的价值追求是积极肯定的。司马徽曾对刘备说:“关、张、赵云之流,虽有万人之敌,而非权变之才;孙乾、糜竺、简雍之辈,乃白面书生,寻章摘句小儒,非经纶济世之士,岂成霸业之人也!”这里所说的经纶济世之士,就是指诸葛亮。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理想的知识分子的典范。他奉行“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显”,未遇明主时,隐居陇中卧龙岗,一遇明主刘备,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且长于智谋,提出了据蜀、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在把握事物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了火烧博望、草船借箭、借东风等军事上的成功,又运用了一系列的心理战原则等。作者将他的智慧写得超神入化,实际上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各种斗争经验和智慧的总结。
四、“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1、三国历史本身就存在着正统与非正统之分。为了夺取政权,各诸侯势力分别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因而在他们之间存在着谁为正统的争论。
2、历史著作中对谁为正统存在着不同意见。
3、罗贯中根据特定的时代氛围,结合自己的政治道德观念,表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他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
在三国故事发展过程中,一向就有正统之争。不同作家在处理这个题材时,会将自己的倾向赋予作品。一般来说,没有人将孙吴作为正统(天下共主),而是集中于曹魏和刘蜀之间。这种争论,自有三国故事以来就存在。
西晋陈寿在写《三国志》时,是将曹魏作为正统的。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改蜀汉为正统。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尊曹魏为正统。但当时民间已认定蜀汉为正统,至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朱熹作《通鉴纲目》,改尊蜀汉为正统。变来变去,还是章学诚一语道破天机:“陈氏生于西晋,司马氏生于北宋。苟黜曹魏之禅让,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与朱子则固南渡之人也,唯恐中原之争正统也。诸贤易地而皆然。”(《文史通义·文德》)
但《三国演义》的作者似不应卷入这个事非之争中。故其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民间长期流传的话本具有倾向的决定作用;二是作者本人有着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在他笔下,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而曹操则“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是非正统谱系中的乱臣贼子;三是作者本人的儒家仁义思想,自然会对忠厚仁义的刘备有认同感,承担正统一方的蜀汉是作者悉心歌颂和着力描写的对象。全书一百二十回中,桃园结义到诸葛亮之死五十一年间的事占了一百零四回,而其余五十六年的事却只占了十六回。
五、在悲怆和迷茫中对传统的追寻
在《三国演义》结尾,以蜀汉为代表的仁政归于失败,以曹魏为代表的霸政赢得了胜利。这反映了伦理原则和政治原则是不同轨道上行驶的马车,各有不同的原则。对于这种结局,作者在悲怆之中将之归结为天意,他说:“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作者在悲怆和迷茫之中沉浸于对仁政理想的无尽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