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李明斌: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
摘要:位于成都的中国皮影博物馆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皮影及相关物件的收藏。在近十年的收藏、保护、研究与展示工作中,逐渐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鉴于皮影对所在环境变化的高敏感和保护需求,文章提出对皮影的“全过程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基本观点。从博物馆角度出发,提出对皮影开展研究的若干方向和重点。文章认为,皮影的保护与研究为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皮影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研究亦将有利于皮影的保护。
关键词:馆藏皮影;保护;研究;思考
《三国演义·古城会》
清·民国·四川成都·牛皮
(图源:《成都皮影》)
中国皮影博物馆年10月设立于成都。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印尼巴厘岛会议上,将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皮影博物馆的馆藏情况亦写入申遗文本。与此同时,中国皮影博物馆多次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大型展览,本馆还作为主要承办方之一,于年5月举办了国际木偶联会[1]在成都的国际木偶艺术节期间的重点展览“偶·影·戏——中国木偶皮影精品特展”,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馆藏各类皮影,取得极好效果。正是由于中国皮影戏和中国皮影博物馆不断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皮影博物馆及相关学术社团组织,在成都博物馆新馆立项申请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近年来,笔者就当下面临的两个最核心的保护与研究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此既为满足现阶段工作所需,更是为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故不揣浅陋,草成文字,以就教各位业内法家。
一、皮影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对皮影进行保护
皮影戏作为中国一门古老艺术形式,存在、发展已愈千年,得因地制宜之缘,其载体皮影(又称影偶)的材质主要有牛皮、羊皮、驴皮和纸质等几大类别,且均属有机质类。加上附着其上的自然颜料和粘合物,取自于矿物质和动物体,均较易受环境变化影响、且对保存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因此,对皮影进行科学保护是藏品保护的一般要义和内在要求。
根据本馆藏品来源和有关研究者的调查表明,在中国绝大多数省区都有皮影艺术分布,皆因应民间对艺术的需求而生,同时各地丰富、易得的动物皮革,为皮影的制作提供了持续的原材料供应。在中国辽阔的幅员之内,气候千差万别,尤其是湿度的不同更为明显,这一点对皮影的保存和使用有着直接影响。当皮影戏作为民间主要艺术形式之一、在半个世纪之前还处在兴盛之时,由于皮影的原料易得、制作便利、可雕者尚多,皮影的留、去问题尚没有显得特别突出和紧迫。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并大量吸引原有皮影戏观众后,相应地皮影戏和皮影就逐渐变得弱小和珍稀,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才渐渐受到越来越多科研机构和有识之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