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害死了11个大将类似文章的读者告诫

白癜风能治得好 http://www.jk100f.com/m/

类似标题堪称流量密码。诸如:《诸葛亮第1次北伐,害死11员大将,就知道他输得有多惨》一类的,被洗了10年几百遍,一个字都不用改。可问题是自己挖的坑太大,至少也是个论文级别的。

就算《后出师表》提到过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这8位将军与张修、李盛一起,在蜀军中取得过巨大成就,他们都是大将(大将军?三公将军?),我就只问:你说的是《三国演义》还是真三国?

如果是《演义》,就没有李盛和张修这2人。如果是正史,这些人多死于疾病,包括赵云。这是北伐的损失吗?如果这都可以合乎逻辑的话,那些病死的曹魏将军也能算是蜀军的得利吗?

张郃:车骑将军。这是个什么级别,可懂?还有王双、费耀,以上3人是敌对国——西晋官史明确记载死于抗蜀战场上的曹魏名将。

姜维,一伐时收的曹魏人。还有更有名气的徐晃:大魏国右将军,病死于年(北伐第一年)。同理嘛,那也是被北伐吓死的。难不成五子良将还没马玉等有名?

好好好,就算《后出师表》不算伪史。可翻遍《后汉书》、《三国志》、《蜀志》、《晋书》等官史、野史、地方志。也只有“然丧”1句:赵云为蜀中名将,阳群等人事迹不详。

原来这出处是伪造的啊。你是从哪里找出这11位武将的成长经历?瞎编吗?如果这都可以,你信不信我能以正史为依据,瞎编出个被司马宣王害死的曹魏”大将“?——反正病死、老死也算战功!

如果在类似文章下讲一句替诸葛亮澄清的话,紧跟着就有该文的日常粉丝语重心长告诫我:“《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不是一个东西!不要感觉作者写得不像《三国演义》就不对!”

“多看看《三国志》,看不懂就多听听厦大教授品三国,你就知道作者说的很多东西符合逻辑。作者是很尊重历史的!”

好好好,我承认《三国演义》不是历史。问题是:1、厦大教授是什么专业?你知道他自己亲口承认过:20年前,上节目前他只在飞机上过2遍《三国志》!?2、就算《演义》不是正史,看了几篇网文就说自己懂正史?

来看看《资治通鉴》的引用:稠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挡,后不可追;昼不可击,夜不能攻;前后相会,左右指挥;动五行之性,变四季之合。人也?神乎?仙否?未能知也。真卧龙也。

——这是不是很像中了《演义》毒的粉丝评论?嗯,作者苏轼。哦哦哦,苏轼也是中了《演义》的毒。等等,苏轼是哪个朝代的?罗贯中又是哪个朝代的?背过朝代表吗?

因此,虽然《演义》对诸葛亮军事水平的描述,和《三国志》有所不同,但可能更接近历史真相。如果说最大的区别,消除各类艺术加工,那大概率是因为官史中的诸葛亮多表现为一个三军统帅,而不是先主后边的羽毛扇。

我记得一位资深学者曾经说过:孔明治蜀的本领,主要还是治政为首功。《演义》说他神机妙算,这真的贬低了其身份。这是很合理的评论。

《演义》过分突出其军事才能,在为政方面却完全缺失,自然形成了一些负面印象,如《害死11员大将》鼓吹的:诸葛亮不善于用人(甚至害人)。从历史上看,有哪位庙堂家不会用人?西土咸服是蜀丞相识人尽力的真实写照。

你告诫我要多看《三国志》,《三国志》原文:开诚心,布公道,赏罚之信。易言之,公正、公平、公开。可是,一说到《演义》,为了表明诸葛亮用兵如神,他常常变成开黑心,不公道。

如在箕谷一役中,饶了主谋魏延,斩偏将陈式顶锅。嘉靖本:上方谷烧司马懿,顺带看破未来,要送魏延见上帝。死后遗计诛魏延,正史安排断后又是何等胸襟?

应该讲,《演义》吹嘘孔明,但其实不懂孔明。诸葛亮之所以名垂千古,并不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

举个笨点的例子,演义里的孔明:削弱他的庙算,夸大他的军事,龌蹉他的言行。然而孔明在被龌蹉化后,脱离了庙堂层面,受到了民间的千年拥戴。是该庆幸吗?还是不幸?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也许在小学时读过《三国演义》,也或许没读过。他们只知道诸葛亮是用兵如神的;后来长大了,在掐头去尾地读了《三国志》的一些摘要或各种“揭秘文”后,就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了。

没问题。当每个人在中二期时,他们都说自己会“独立思考”。问题是在口口声声告诫别人”多看看《三国志》“前,多做做功课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