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vs《三国演义》:这两部名著你看懂了多少呢
《三国演义》《水浒传》,四大名著中的两本,在我们小学时就无数次被老师提及。我们也渐渐从读拼音版的儿童读物的孩童成长为了有能力阅读、赏析完整版全本的成年人。可以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伴随我们生活的名著。可是我们该如何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这两部作品呢?
小说不是正史。正史是由史官书写的,小说则不是。但小说往往来自正史中提及的故事。例如,《三国演义》是小说,真正的历史则是《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或许是因为小说的通俗性使其流传更为广泛,我们从小就有一些误解:我们总认为诸葛亮的形象是羽扇纶巾、智慧超群。但其实与真正的历史稍有不同。羽扇纶巾的是周瑜,不是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思想。曹操占天时,占据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取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孙权占地利,他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坐拥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又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刘备占人和,这点更是在《三国演义》小说中被刻画的淋漓尽致:不仅有刘皇叔礼贤下士,冠以仁爱之名;更有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归顺于他。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三国演义》的内涵,那么这个字一定是“忠”。刘备对汉朝的忠;诸葛亮、关羽、张飞对刘备的忠;周瑜、黄盖对孙权忠;徐庶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忠,还有曹操的奸诈(假忠)……作者罗贯中赋予他们一人一张代表其特色的脸谱,于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加上作者对战争描写的天赋,各个人物的性格行为在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战争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或是骁勇善战、或是运筹帷幄,两军相斗勇者胜,两勇相斗智者胜,这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永恒的定律。
当然,《三国演义》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作品,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三国》的小说感不算浓厚,读起来有生涩的史书的味道。它没有写普通群众,只写了帝王将相。这无意中就与读者拉开了距离,群众少有共鸣,就好像在看一出木偶戏。而且,他对人物的描写太过生硬,有失偏颇,没有展示出人物的真正性格,更像是“被作者强行赋予了性格”。
《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不同。在性格与故事中多了些许润色。他不过分注重战争和政治场面的描写,更多的笔墨用在了主要人物的刻画与市民生活的描写。对于性格,也少了几分刻意安排,而是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之中,紧扣人物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也有把人物置于生死关头,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做出情节压力下的选择,从此来彰显性格。显然,这样的方式刻画出的人物更有性格张力,更显鲜活。
我认为《水浒》的故事是一部真正的民间故事。它的人物情节几乎完全来源于创作,用的纯粹是白话、方言词,读来一股浓浓的豪爽的山东风格,让人不由得就产生了亲近感,很“接地气”。尤其是开头更具有艺术特色。好汉从何而来?作者在第一回给了一个神话般的解释:是洪太尉仗着权高位重,放走了关押在地下的天罡地煞。
《水浒传》的核心是“义”,与《三国演义》的忠相比,少了一份政治色彩,多了一份洒脱的英雄豪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义疏财”,“劫富济贫”。无论是他们代表农民阶级起义反对贪官,还是彼此之间惺惺相惜的感情,都是“义”的体现。“义”不是“恶”,于是他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正如文学泰斗鲁迅先生评价《水浒传》说:“‘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可见,《水浒传》背后的意义,在不同的时代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水浒传》的缺点我认为其一在于性别歧视。女人在本部作品中往往被添加了红颜祸水、魅惑、愚蠢的标签。其二则是相比《三国》,战争场面过于枯燥、单调,招安后的情节过于虚假、草率。其三则是人们常言的“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年轻人读水浒,往往盲目崇尚武力与江湖义气,过分反叛,不利于在社会中的成长。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与《水浒传》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都有极高的文学地位与价值,值得我们钻研、深读、思考,最终我们年轻人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更多更细致的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