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雪中奋短兵的细节与真相,以及对东兴之

哪里能根治白癜风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三国良将系列之丁奉(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所谓江东十二虎臣,是因陈寿在《三国志》中把东吴十二位将领和并作传而得此称号。在笔者系列文章中已经讲过十一位,本期就来讲讲这最后一位,丁奉。

说起丁奉,应该说在《三国演义》里的形象并没有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也就是“雪中奋短兵”似乎还算耳熟,其他的很少有人了解。而且实际上对比演义与正史,丁奉在演义中是属于被加戏的一类人,每逢战阵总是跟徐盛组队出现,从孙权刚刚掌权就有登场,包括借东风、战赤壁、攻南郡、三气周瑜、吕蒙袭荆州等等桥段里都有露脸,出场率相当高。虽然实际上丁奉在正史中的登场非常之晚,不过正史中的丁奉可比演义里的路人形象要传奇得多。

丁奉重大事件之一——十二虎臣的异类

丁奉(?-年),字承渊,庐江郡安丰县人。丁奉在十二虎臣中排序为最后一名,可以认为陈寿大致按照这些人的年龄、资历先后顺序为标准。然而即便如此,丁奉也是其中的异类。

《三国志·丁奉传》载:少以骁勇为小将,属甘宁、陆逊、潘璋等。数随征伐,战斗常冠军,每斩将搴旗,身被创夷。稍迁偏将军。

这寥寥数语便是丁奉在整个孙权时代的记载,没有任何具体事迹。细究起来,可以知道丁奉十几岁就进了军营做低级军官,先后跟随甘宁、陆逊、潘璋征战,依靠极为勇猛的战拼杀屡立战功,得到偏将军之位。具体解释一下,古人以二十岁为成年,所以“少”指丁奉不满二十岁,“小将”则既有年龄小,同时也有地位较低的含义,当然这里的高低是相对来说。

虽然没有具体战例的描写,我们仍然可以侧面一窥丁奉身为“小将”时期的勇猛,所谓“战斗常冠军,每斩将搴旗”绝非虚言。丁奉最早是甘宁部下,作为史书认证的“斗将”,甘宁留下了很多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记载,包括南郡之战期间坚守夷陵,皖城之战先登破敌,都是有明确记录的。而且种种原因,甘宁所带部队总是仅有几百一千人,最多的一次也只有三千,所以甘宁一直都被用来当先锋将领顶在最前线使用,而不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作为先锋,自然要承担最凶险最激烈的战斗,而且甘宁兵力这么少,丁奉当然地位更不高手下士兵更少,每逢战斗必然是冲锋陷阵与敌人生死相搏的那种,所以丁奉能够得到提拔,确实是靠手中的刀剑拼来的。再引申一下,甘宁的部队人这么少,又经常打头阵,士家大族是不可能让子弟们去甘宁部队里锻炼的,风险太大。因此丁奉也基本可以确定出身寒门,他能崭露头角,靠的是实打实的军功。

这也能确定丁奉是十二虎将中的异类:其他十一人不论最初跟随的是孙坚、孙策还是孙权,资历深浅虽有区别,但都是加入之初就已经拥有较高地位,起点至少是中层将领。只有丁奉,先后跟随甘宁、陆逊、潘璋而未留下单独的事迹,职务也只是偏将军,可见丁奉不仅年纪比其他十一人小得多,起点也低得多。

那为什么陈寿还要将丁奉跟其他十一人进行合传呢?很简单,这十一人也都是靠战斗而奠定地位,而不是靠出身。比如周瑜、鲁肃、陆逊,他们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们的起点,即便他们哪怕不善于作战,地位也不会太低。而十二虎臣靠的就是战斗,他们是更纯粹的武人,不分资历深浅、不分官职高低,都是靠军功上位的。包括全琮、吕岱、吕范等东吴将领虽然战功同样卓著,但因为他们多少都属于“有背景”的人物,所以传记另外合传。而吕蒙则是一个例外,以武人出身却与周瑜、鲁肃合传,因为吕蒙立下了足以跨越出身的巨大功劳。

反过来,丁奉如果不在十二虎臣合传,也很难跟其他人合传,相较之下丁奉尽管活跃年代与其他十一人有很大距离,但也只能这样分类了。

丁奉重大事件之二——求战之心

太元二年(),吴大帝孙权去世,孙亮即皇帝位,丁奉因此升为冠军将军,封都亭侯。

小皇帝孙亮年仅十岁,而曹魏此时的实际掌权者为司马懿长子司马师,司马师认为正是伐吴的良机,于是举三路大军出击。主力部队由弟弟司马昭率领,下辖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约七万兵力直指濡须;镇南将军毌丘俭指挥中路军进攻武昌;征南大将军王昶进攻南郡,这两路合计约七万多兵力。显然司马昭的东路军是绝对主力。

东吴皇帝年幼,实际大权为太傅诸葛恪掌握。身为孙权的托孤大臣,诸葛恪也急于通过一场大战给自己立威,于是亲自领兵四万,日夜兼程前往濡须救援。

又因濡须水岸两侧均为高山,东吴在东西两侧分别修建关隘使城墙插入水中,完全阻断陆路交通,想通过濡须只有水战或夺取城关两种方式。相比之下魏军当然会选择攻打东西两座城关,尽量避免在水中决战。而双方战斗的焦点集中在东关,因此东兴之战也被称作东关之战。

且说魏军来到濡须,见东西二关城墙深入水中,便修建浮桥进攻,打算凭借兵力优势强行攻破城关,不过濡须地势易守难攻,经营多年的军事要塞自然不会很快拿下。

消息传到诸葛恪军中,诸将纷纷表示:“敌人听到太傅亲自前来,只要我军到达长江北岸的消息传开,他们必然会逃走。”这话表面看上去是在拍诸葛恪马屁不假,但诸葛恪也不是傻子,拍马屁太明显可能效果反而不好,而且众将都这样说,背后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个道理很简单,魏吴双方在东线的拉锯战打了几十年,来来回回多少次也没分出个胜负,包括曹操、曹丕、孙权等君王都有过亲临前线然后找台阶撤军,双方不了了之的例子。诸葛恪虽然不是君王,可他是权臣啊,对面同样是权臣司马昭,所以很可能双方打上几个回合,时间不会太长,只要东吴顶住曹魏开局三板斧,基本又是一次分不出胜负的战役。

进一步讲,凭借濡须坞与东西二关组成的超级军事要塞,东吴很难出现什么闪失,所以用夸张点的说法,等到诸葛恪亲临前线之时,魏军也差不多该知难而返撤退了。

这种想法其实也没问题,只是太消极了。往好了想是顶住魏国进攻问题不大,可这仍然是消极防御被动挨打,更为关键的是魏国伐吴可是三路并进,作为弱势一方总是消极防御,那等于把命运的主动权交给了对方。谁知道一旦战争拖久了,另外两路会不会顶得住?东吴必须尽快打开局面,才是上策。

《三国志·丁奉传》载:诸将皆曰:“敌闻太傅自来,上岸必遁走。”奉独曰:“不然。彼动其境内,悉许、洛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

只有丁奉坚决求战,表面上说魏国大军而来必不会善罢甘休,其实这种话谁都明白,真正的意思是丁奉不甘心被动防御,他要寻求出奇制胜之道。

丁奉重大事件之三——东兴之战

丁奉是三国后期东吴最知名的将领之一,他的名字两次出现在《三国演义》中的回目里,可见其重要性。当中“丁奉雪中奋短兵”又是非常精彩的典故,接下来笔者就讲讲历史上的雪中奋短兵。

且说丁奉与唐咨、吕据、留赞等吴将率领偏师上岸后,先来到濡须西面的山上观察地形。丁奉认为,吴军已经比魏军更晚抵达战场,如果要发起进攻,势必要想办法占据地形优势,否则凭现有的双方驻军形势来看,很难得胜。

《三国志·丁奉传》载:奉曰:“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乃辟诸军使下道,帅麾下三千人径进。

于是丁奉等人从西面的山上又撤回船上,继续向东行驶两天转到靠近东关即东兴这边上岸,进占徐塘为营地。这是丁奉等诸将在西山上观察后选择的登陆地点,也是进攻发起点。

之前提到魏国这边司马昭带领胡遵、诸葛诞早就对东西二关发起了猛攻,又是驻军堤坝又是搭建浮桥,已经把东吴守军死死堵在城关之内,魏军在场面上占据压倒性优势。正值寒冬时节天降大雪,能见度较低,魏国将领们正在聚会喝酒,士兵们也有些放松警惕,没有发现丁奉这支吴军。丁奉发现魏军先头部队兵力不多,果断决定立即发动袭击。

《三国志·丁奉传》载:乃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

丁奉让士兵们脱掉铠甲扔掉长矛,手持短刀冲向敌人。魏军起初还嘲笑吴军来送死,结果交手后却被打得大败。细心的人可能发现,这段话看起来好像转折的有点生硬,怎么丁奉这帮人轻装上阵就打赢了,魏军就算有些大意,可应该很快就清醒过来了,怎么会被打得大败呢?感觉似乎缺少点中间环节。

没错,丁奉传对于所谓“雪中奋短兵”是有溢美的。按照老规矩,陈寿给传主适当的进行了修饰,省掉了某些枝叶,使得人们读起来好像从头到尾都是丁奉一个人出主意,一个人带兵行军,一个人指挥作战。其实不是,所以您会发现上面讲到丁奉,笔者基本会在后面加上“等”,因为这场突袭战真不是丁奉一个人的功劳。

所以,雪中奋短兵到底怎么回事?

《三国志·诸葛恪传》载:恪遣将军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前部。时天寒雪,魏诸将会饮,见赞等兵少,而解置铠甲,不持矛戟,但兜鍪刀楯,倮身缘遏,大笑之,不即严兵。兵得上,便鼓噪乱斫。魏军惊扰散走,争渡浮桥,桥坏绝,自投于水,更相蹈藉。乐安太守桓嘉等同时并没,死者数万。

在诸葛恪传记中的记载显然细节更多,尤其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第一,“见赞等兵少”。这里提到的是留赞而非丁奉,通常来讲这种提法意味着留赞才是这支东吴部队的主将,并非丁奉。而且开头四位将军的排序上留赞列第一,丁奉在最后。所以,即便提出攻击计划的人是丁奉,但这支三千人的部队主将应该是留赞而非丁奉。关于这点,裴松之注有所佐证。

《吴书》载:诸葛恪征东兴,赞为前部,合战先陷陈,大败魏师,迁左将军。

这是裴松之注引用的《吴书·留赞传》的相关记载,留赞在东兴之战后升为左将军,而丁奉则为灭寇将军,显然留赞比丁奉级别高,那么这支先锋部队的主将基本可以确定是留赞而并非丁奉。实际上留赞的来头可不小,他是凌统推荐给孙权的人才,而凌统在推荐留赞的同年就去世了。孙权对凌统感情极深,这对留赞有潜在加分。另外裴松之注附上了《吴书·留赞传》全文,此人性格极为刚烈,的确是一员猛将。

第二,“兜鍪刀楯,倮身缘遏”。在丁奉本传里陈寿记载得太过简略,只说丁奉等人“解铠著胄,持短兵”,好像只是脱去沉重的铠甲轻装上阵。可能陈寿觉得把细节说透有些不雅观,影响传主形象吧,转而在诸葛恪传记里道出了实情。这三千吴军哪里是什么轻装上阵,根本就是赤膊上阵,头戴头盔,手持短刀和盾牌,身体则只遮挡住了敏感部位。

所以东吴猛男们的裸身出现才是魏军大笑不已的原因,不仅仅是没穿盔甲,而是几乎什么都没穿。大冬天不穿衣服,放弃长矛改为短刀,无怪乎魏军觉得这是帮来送死的精神病,思想出现麻痹大意了。

第三,“争渡浮桥,桥坏绝”。这句最为关键,道出了东兴之战胜负的关键点。丁奉本传有意没提浮桥的事,为的是突出传主丁奉,而实际只有加上这关键一环,才使整场战役的胜负前因后果变得完整且符合逻辑。否则就像笔者前面说的,仅凭东吴猛男们的袭击只能让魏军稍感意外,但很快就能稳住阵脚。

在之前笔者提到魏军此次大举进攻濡须东西二关,在水面上搭建了浮桥供士兵来往,又在堤坝上驻军。也就是魏军前线部队是通过浮桥来与后方联系的。当年夏侯尚攻打江陵时,为了在长江上的沙洲站稳脚跟彻底切断江陵与东吴水军的联系,也曾打算修建浮桥,但最终放弃。

魏军通过浮桥使得陆军能够直接攻打城关,没有使用水军的想法。而且因为魏军先手优势直接把东吴军队堵在里面出不来,也不用担心东吴的水军捣乱。

不过留赞、吕据、唐咨、丁奉诸将率领的敢死队打乱了魏军的阵脚。一部分原因是魏国将领们正在开宴会饮酒误事,一部分原因是魏国士兵麻痹大意,以为这帮没有衣服穿的东吴士兵是充当炮灰的角色,不曾想却是精锐。原想砍瓜切菜结束战斗继续喝酒,不曾想战斗变得异常激烈,这种思想上的强烈落差是魏军阵型出现松动的主要原因。

但这样还不够,因为时间久了魏军自然会稳住阵脚,所以当魏军打算后撤重整旗鼓之时,吴国水军趁乱出击了。

《三国志·朱桓传》载:是岁魏遣胡遵、诸葛诞等出东兴,异督水军攻浮梁,坏之,魏军大破。

原来,留赞、丁奉对魏军先头部队突然袭击时,朱异抓准时机率领水军冲出来破坏了浮桥。平时东吴水军都被堵死出不来,现在一有机会出来,那浮在水面上的魏军就陷入危局。没有浮桥前线的魏军就成了孤军,只能任凭东吴宰割。

综合来看,应该是留赞为主将,吕据、唐咨、丁奉为副将,四人共同带领东吴三千猛男袭击了魏军,而丁奉应该是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位,只是因为丁奉在《三国志》有传记而留赞没有,所以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四个人的戏份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东兴之战魏军死亡数万,其中还包括韩当之子韩综,之前从吴国叛逃到魏国,又被派到伐吴前线。而获胜一方的统帅,东吴太傅诸葛恪则被封为丞相、阳都侯,加都督中外诸军事、荆扬二州牧。这样的权势,已经不比他的叔叔诸葛亮弱了。当然诸葛恪的权势来得快去得更快,急功近利的诸葛恪很快便如流星般消逝,既然不是主人公,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总而言之,东兴之战作为三国后期一场相当重要的大规模战役,尽管并不完全是丁奉一个人的功劳,但丁奉毫无疑问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东兴之战对魏吴两国各自的内部局势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只是后期故事历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