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对中国人的误导有多大虚构的故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4117.html

导语:《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这部小说凭借优秀的剧情和精彩的内容,吸引了无数的读者。读者仿佛借助罗贯中的笔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仿佛亲眼看到了这些英雄一样。

但是这毕竟只是一部小说,其中有很多的故事是虚假的。比如非常著名的草船借箭这一情节,完全是作者虚构的内容,有作者曾对这件事进行严谨的考证。

如果按照汉朝箭矢的重量来计算的话,十万支弓箭的重量完全可以让一艘战船发生侧翻,即使战船经受住了十万支箭矢的重量,也不可能如此顺利地掉过船头,轻松的把二十万箭矢送到目的地。

其实这件事是有迹可循的,但是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孙权举行这次行动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骗取弓箭,要是连这些弓箭都没有,怎么可能成为江东地区的顶级霸主?他其实是去打探敌情去了。而且用的也不是草船,是另外一种船只。

那么还有哪些内容是被虚构出来的呢?首先赤壁之战中曾出现过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蔡瑁和张允。在小说的情节设定中,他们都是本领高强的水军将领,拥有无比高超的战斗技术,是数一数二的水军人才。

但是在真正历史中,这两个人的才华非常的普通,只不过是沾了刘表的福气,曹操给刘表一个面子,就给这两个人安排了一个职位。

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罗贯中的笔下,其实就是为了完成工具人的使命而已。按照常识来说,曹操要挥师南下,必定会做好充足的准备,怎么可能让两个资质平庸的人来为自己训练水军呢?

而且如此重要的人才,曹操又怎么可能分不清孰轻孰重,被愤怒占据了理智,一怒之下斩杀了即将为自己带兵打仗的大臣呢?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蔡瑁和张允自出现开始,就是一个工具人,他们的使命只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而已。

反间计的主角是一个叫做蒋干的人,历史上他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和周瑜有过交集。不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只是老乡的关系。在曹操的指示下,蒋干暗中会见周瑜,想要让他投靠曹操。但是这件事不是在赤壁之战发生之前,而是在赤壁之战爆发之后。

在小说的情节中,曹操率领的北方军队虽然非常的勇猛,但是晕船,来到江南之后,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的情况,为了降低晕船带来的负面影响,曹操下令让士兵用铁链把一条条战船锁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加强船体的稳定性,减少摇摆的幅度。

这样的策略不光克服了晕船的困扰,还化解了东吴的“接舷战法”。东吴最强大的战斗优势被瞬间化解,眼看大势将去,周瑜和诸葛亮等人想到了火攻!用炎炎烈火把曹操几十年的心血全部化为灰烬,不光解决了现在的忧虑,还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后面还有黄盖和周瑜设计欺骗曹操的情节,在真实的历史中,黄盖的确曾诈降曹操。不过由于黄盖的表演天赋实在是太过高超了,以至于曹操直接相信了他。这些还都是小事,最精彩的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又是真是假呢?这是真实的历史故事,但是不像小说所说的那样必须使用东风才行,别的方向的风也是可以的。

小说中的赤壁之战被描述得神乎其神,但是在历史中,是否真的如小说所描绘的那样精彩呢?答案是否定的,小说的情节是美化,虚拟化后的产物,本质上就是假的,不过是借鉴了历史的梗概而已。但是由于三国演义广泛的流传度,让人们对这些戏剧化的情节深信不疑。

总结:

除了三国演义,其他的小说也有相似的影响。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想要了解历史的真相,就不能凭借自己脑海里的印象做出选择和评价。

至少应该在古书中查阅各种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个较为真实可信的说法,而不是被小说和外界的信息干扰,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经过上面的辩证,是不是有种被人欺骗的感觉?很抱歉,现实和小说故事总是有区别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