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二次元”的先声
“二次元”这个名词是舶来品。日本早期的动画、漫画作品都是以二维图像构成的,其画面是一个平面,所以被动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にじげん)”。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这个词也引入国内,成为动画、漫画、游戏的泛称。
虽然这个词在汉语中算是“新生事物”,但其实“二次元”与“历史”倒是称得上早有渊源——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若干年前风靡一时的“连环画”,自然也属于“二次元”世界。
某种意义上说,被称为“连环画之王”的《三国演义》就是作为我国古代“正史”的《二十四史》的一种衍生作品——毕竟《三国演义》本来就叫做《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影响深远的“小人书”的诞生要追溯到年底至年初。当时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决定出版60卷的大型连环画《三国演义》,其目的是希望“读者可以从那里认识整整一个时代,认识封建统治阶级各种人物的性格,认识统治阶级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得失成败的若干经验教训”。今天看来,这当然是一个颇有时代特征的提法了。
《三国演义》连环画
对于主要受众是儿童的“小人书”而言,画面远比文字重要。《三国演义》连环画全套画面约多幅,有名有姓的人物超过百人。好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当时的绘画队伍囊括了上海滩所有优秀的古典题材高手(共有32位连环画家先后为这部巨著绘画)。为使气势浩大的数十册连环画中出现的众多人物能统一起来,连环画家们经过多次研究查证,参考《历代帝王像》、《凌烟阁功臣图》等有关资料和史籍上对三国主要人物的年龄、身材、相貌、特征的描述,吸取传统戏剧舞台上吕布、周瑜等形象的特征,经过反复修改,仔细斟酌,设计出了个主要人物形象。其主要人物如曹操的奸诈多疑,刘备的宽厚仁慈,孔明的羽扇纶巾,关羽的蚕眉长髯,张飞的豹眼钢须,赵云的年轻英武,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形象深入人心,流传深远,几乎已经成为后世(譬如90年代我国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与日本拍摄的动画片《三国志》)塑造三国人物的必备参考。
动画片《三国志》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新颖的卡通、动漫迅速兴起,传统连环画在国内市场盛极而衰,近乎一蹶不振,淡出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倒是台湾地区的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古典漫画”异军突起,令人眼前一亮。蔡志忠15岁出道,年开始从事“古典漫画”的创作,作品在四、五十个国家出版,卖出数千万本,在、年连续两年名列台湾畅销书之首,而且他还是最早在内地出书的台湾漫画家。在他的笔下,晦涩难懂的古老文字化为浅显易懂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
蔡志忠漫画《三国志》
所谓“古典”,不外乎“经史子集”。于是乎,“历史漫画”在蔡志忠的作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譬如《三国志》,又譬如《史记:历史的长城》与《世说新语:六朝的清谈》,莫不如此。蔡志忠曾经到日本去学习漫画,但从他的漫画里看不出“日本风格”。从形式上看,他的漫画与中国传统的“连环画”有相似之处,比如在图画中出现的文字通常为人物的言语或是心理活动,而是使用图画之外的文字推进故事的发展。但与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传统连环画旨在写实的风格截然不同,蔡志忠的漫画画风轻快诙谐,将古文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白话文,以图配文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无怪乎台湾著名作家三毛曾感慨:“蔡志忠的智慧,使视古人如畏途的这一代中国人,找到了他们精神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蔡志忠漫画《史记:历史的长城》
网络时代的历史漫画
蔡志忠的漫画曾经是“80后”一代儿时的美好回忆。在那个时代已经初现端倪的“读图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几十年后业已蔚然大观。比起长篇大论,读者变得更倾向于利用文字结合的漫画来进行快速浅阅读。这个时代的漫画也在“与时俱进”,其内容愈发显得短小、精炼、诙谐幽默,追求“新颖”和“创新”,通过创作一些有趣且出乎意料的剧情,博得读者的眼球。在这方面,网名为“Kane_Cui”的作者就在“有妖气”网站上连载的漫画《笑谈骑士史》,用粗狂的画面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向人们讲述关于骑士的历史。事实证明这种方式颇受读者欢迎。
至于眼下著名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