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党绪老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北京哪家皮肤病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正在开展中,为推进该课题的深入研究,日前,课题总负责人、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助理陈坪老师特邀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知名语文教育专家余党绪老师来到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开讲座。该课题组成员陈坪、黄小燕、王惠、姚炜、姚菊等均参与了此次活动。

该课题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如何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进行高中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指导?讲座上,余老师分别从理念、操作和应用这三个层面向课题组成员阐释了自己在阅读指导策略方面的思考成果,对启发课题组成员解决以上问题,推进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讲座是推进整个课题研究工作的其中一环,下一阶段将举办多种形式的子课题组研究交流活动。在此过程中,研究者们将不断提炼和总结研究成果。

▲余党绪老师就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助理陈坪老师主持了此次活动。

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势在必行

“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只存在合理与否的问题,不存在是否必要的问题。”讲座上,余老师首先肯定了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举措。他指出,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存在量少、质次、结构不合理和教学效率低下这四大症状。“整本书阅读可以有效改善以上问题,但如果整本书阅读只停留在课外阅读的层面,这一任务群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余老师举例,有些老师在实践整本书阅读时,吩咐学生自行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本书,然后写读后感,这是纯然靠兴趣和感觉来支撑整本书阅读,必然不会有显著的教学效果。“没真正读书的人也能写出一篇读后感,因为它是缺乏思想力度的产物,只充斥着浮光掠影的感性字句。”

基于此,余老师认为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超越靠兴趣和感性支撑的阅读,解决量少、质次等一系列中学生的阅读问题。“整本书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区别,主要在于它必须借助精心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如果说课外阅读是兴趣导向的,那么,整本书阅读则应该是一种让结构合理化、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活动。”余老师直言,只有让整本书阅读进入课程、进入课堂、进入教学,它才能发挥真正意义,否则它与课外阅读并无二致。所以,针对整本书阅读,只有不合理的课程化,不存在过分的课程化。

▲余党绪除了是上海市特级语文老师,还是“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思辨读写教学实践研究”课题主持人、知名语文教育专家,对整本书阅读等问题均有深入研究,撰写了多本相关专著。

思辨读写策略是课程化的最佳入口

既然课程化势在必行,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整本书阅读应该怎样课程化呢?既然写读后感是一项最没有学习价值的学习方式,那怎样的读写活动才能真正落实整本书阅读的效果呢?余老师在分享时均对以上问题做出了解答。

“教师所设计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必须能唤起学生的思考冲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超越感性认识。相较于读后感的写作,学术性的写作能真正检验同学们读了没有、理解了没有、是否有自己的思想建构。”余老师指明,思辨读写策略正是实现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最佳方式。

对此,余老师又深入剖析道,现阶段的语文教育存在一系列的毛病:课程层面有理性化不足、学科化不够、学术性不够、方法论缺失等问题;教学层面有语言建构去知识、阅读教学去理性、写作教学去方法等问题;教研层面有价值取向乱、思维方式散和学术交流难等问题。“而思辨读写强调以文本的理解与评价为目的,以分析与论证为基础,追求确定、清晰与合理的断言,它的特点恰好可以对症下药、破解以上问题。”余老师表示,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思辨性读写得以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化的主要策略与路径。

真正的思辨性阅读

能让学生找出“最哈姆莱特”

那么,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思辨性读写?讲座上,余老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厘清和阐释。“思辨性阅读是借助批判性思维的原理、策略与方法开展的阅读,它以理解与评价为核心、以分析与论证为工具、以知识与逻辑为基础、以合理的断言为目标。”余老师分享道,思辨性阅读的阅读体验应该要有共鸣、有冲突;阅读认知要有还原、有对话;阅读内容要让学生在遵循公共逻辑的基础上,寻求对情理的独特理解;只有满足这几个条件,我们才能收获真正的思辨性阅读成果。

承接以上话题,余老师补充说,思辨性读写的最终成果是要让学生找出“最哈姆莱特”。“虽然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我们不应该只热衷于鼓吹阅读理解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而忽略了理解与评价的具体性与合理性。‘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代替对‘这一个’哈姆雷特的思考,而思辨性阅读策略的宗旨,就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范畴和维度上,追求理解与评价的精准度与深广度。因此,真正的思辨性阅读可以让学生领悟文本的核心——找出‘最哈姆莱特’,而不是误读出哈利·波特。”

母题、议题、问题

是撑起思辨性读写的支架

既然思辨性读写是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主要策略与路径,它的目标是让学生合理而深刻地领悟文本核心。那么,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来了,在具体的应用层面,教师要如何操作呢?通过分享自己的应用案例,余老师针对老师们最可能有的疑问提供了很好的解答。

“‘思辨读写’中,我以母题、议题与问题来解决思维的方向、框架与抓手。”余老师表示,确立母体,就是确立阅读讨论的范畴,确立了分析与讨论的方向,可以避免阅读与讨论的散漫无边。“比如我将《西游记》定位在‘成长与成功’这个母题范畴之内,阅读与讨论就围绕这个母题而展开。”另一方面,余老师又提醒在座老师,在确定母题时需要考虑文本的题旨、学生文化发展与精神成长需要以及是否能产生关联效应。

▲余老师为每本文学经典名著设计的母题示例。

谈到“议题”的确立时,余老师分享道,在母题的范畴内,筛选与确立相应的议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充分讨论,全面而深入的把握作品,进一步把握作品的独特性。对此,余老师进行了举例说明:“比如《三国演义》,母题定位为‘功名与道义’,为了让学生更仔细、更深入地阅读作品,更好地理解‘功名与道义’的复杂关系,我确立了以下几个话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以此来理解《三国演义》所包含的‘功名与道义’的内涵:一个群雄争霸的故事、一群野心家、刘备的道德焦虑、性命与名节、梦断帝王师……”

“最后是问题。”余老师认为,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每一个议题下面,应该设立若干容易展开的小问题,例如在《三国演义》“一群野心家(主公系列)”的议题下,设计“曹操的成功哲学是什么?”“刘备为什么会有道德焦虑?”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些问题相当于毛细血管,依靠它们,深入到文本的最细部,同时又能将整本书连接成一个整体。

当然,思辨性读写不单单只有读,写也是重要的一环。余老师介绍道,思辨性读写的写作任务是以写作来反馈和反哺阅读,通过读写结合,学生得以在尊重文本事实与逻辑的基础上,与作品对话。

▲余老师在课堂上实践过的思辨读写案例。

最后,余老师总结道,在思辨性读写策略中,母题提供的是思维的方向,议题提供的是思维的框架,问题则提供了思维的抓手。“从母题到议题,由议题到问题,构成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安排与教学设计的基本路径。”

▲母题、议题、问题在思辨性读写策略中的定位和意义。

余老师的讲座中不仅有理论介绍,还包含了具体的实践方法,思路清晰严谨、论证有理有据,将对“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文/图钟澄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