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是指陆毅等人主演的三国演义,老版的是指唐国强等人主演的三国演义。关于这两个版本争论已久。争论已久的,还有老版金庸武侠剧(就是港版的),新版金庸武侠剧(张纪中版)。
这种争论就是艺术审美的争论。这种争论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文学创作,是否需要“心理描写”,是否需要去解释。新版三国演义的心理描写更多地是导演认为的心理,而不是角色本身的心理(你也不可能去揣测曹操的心理)。我们搞创作,是否需要把所有的话给人解释透了才叫文学。比如《围城》里面,赵辛楣评价方鸿渐“你虽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有人说看不懂《围城》,说这部小说根本不配叫文学,因为没有主题。里面每个人说的话,你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赵辛楣和方鸿渐因为恋爱失败,成为好朋友,为什么赵辛楣会如此评价方鸿渐,还说他全无用处。
如果有人翻拍《围城》的话,现在的导演肯定要对赵辛楣这句话做一番解释。可是这样一来,就把中国人独有的含蓄破坏掉了。把文学的留白也破坏掉了。但是这比较符合西方文学。西方文学就是喜欢把所有的事情给你解释透。
新版三国演义,我基本没有看过——基本的意思就是说,新版的我看过一点,主要是打斗场面好看。老版三国演义里面两个将军的打斗场面,基本是拼谁有劲儿。
我在短视频平台看到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华容道,途中遇到拦截的关羽。曹操说了几句话,颇有诗意。也颇有王小波式的幽默。曹操说,“云长,隔着数里,我都能感觉到你长刀上的寒意,自许昌一别,我常在梦中见到将军。总是盼望着,何年何月能与你把酒言欢,没有想到啊。相逢却是在这穷途末路之中。”
曹操多么有诗意的告白?如果你写一本后现代主义版本的《三国演义》,用上曹操说的这句话,是非常合适的,非常有创意。曹操的这句台词,好像是曹操的内心描写(当然他直接对关羽说出来,就不叫心理描写了。一般心理描写都是人物独白)。但是曹操当时的内心是怎样的,谁也不知道。所以这句台词是导演认为的曹操的内心。
还有刘备三个人三顾茅庐,张飞真的烧了诸葛亮的草庐。如果是后现代主义,这么做的确有创意。有些人觉得老版的三国演义像话剧,像舞台剧,演员的每个动作都是按照书里面表现出来的,一板一眼,太不够生活。不如陆毅版的三国演义,演技比较生活化,活泼一些。
关于新版和老版哪个更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我这里也不是判断哪个版本更好的。我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来欣赏陆毅版的三国演义。我的意思就是说,如果陆毅版的三国,不叫《三国演义》,没准这个版本就是成功的。就像陈凯歌几十年前拍过的《吕布与貂蝉》,人家不叫《三国演义》,而是别出心裁地、重新结构了吕布和貂蝉的故事。
四大名著(全四册精装彩色插图珍藏本附赠精美书签)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原著无删减生僻字注音注释,附有人物关系图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99.6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