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http://nb.ifeng.com/a/20190527/7447319_0.shtml“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临江仙》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开篇词,家喻户晓。词作者明代文学家杨慎,天才博学,能诗文及词曲,著述甚富,达一百余种,他的存诗约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与徐渭、解缙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杨慎号升庵,是明朝大官杨廷和之子,少年时非常聪明,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当时朝中大学问家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他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曾参与修撰“武宗实录”,但他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得罪了不少人,最后连皇帝也得罪了。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众臣因“大礼议”,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则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正是30多年的痛井离乡,所以杨慎“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谪滇时,妻子黄娥伴送到江陵话别,所作的《江陵别内》表现别情思绪,深挚凄婉。《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委委诉说思乡之苦。担当山人(普荷)写《韵楼歌》有“学书专学铁门限(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挥毫全用藏经纸”之句,指出了杨慎学书的源头为“二王”,因为智永学的是“二王”一路的书法。明代永昌府治保山《康熙通志》:“杨慎戍永昌,遍游诸郡,所至携倡优以随。夷酋欲求其诗不可得,乃以白绫作祴,遗服之。酒后乞诗,杨欣然命笔,醉墨淋漓,挥满裙袖,重价购归。杨知之更以为快。”大意是少数民族首领向杨慎求诗,他没答应。于是首领把白绫送给与杨慎一起来的艺人,做衣服的前襟,当场就穿上了。酒后,杨慎直接在上面挥毫,首领再以重金回购。从此可见杨慎当时在云南的受欢迎程度,可谓一字难求,字值千金。明代著名画家陈洪绶画有《升庵簪花图》。杨慎《石马泉诗》,行楷,共12行,冷金笺本,纵21.5厘米,横47.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首行书“九月廿六日始会于石马泉”。后书五律二首,每首五行,末署款“升庵杨慎”,钤“用修”朱方,有“天香楼”等收藏印。此帖结构严紧,虚实适和,笔法瘦硬有力,下笔欲透纸背,骨气清健深隐,行体苍润遒伟,具有章草八分体势,气韵飞动。通篇气息通畅,但也若即若离,第六行的“还、将”,第十一行的“醉中、故园”笔断了,意似也离了。他更愿意写单字体现他的书法功力。虽为行楷,也可做到密不透风,疏处可走马。节奏平和,第九行“望微忙外生涯”这几个字节奏突然加快,是他心里有感,触动了思乡情怀,荡起了涟漪。此帖惟独让人觉得没有释放出杨慎作为一代才子的才气与豪气,让人遗憾。杨慎真迹传世稀少,此件诗札可见其书法面貌。、作者简介:支荣慧,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并担任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等。近年来,在《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中国书画报》、《书与画》、《美术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福建日报》、《福建文艺界》、新华网等主流专业媒体发表书法作品,理论、评论文章,随笔二百余篇幅,其中《中国书画报》、《福建日报》及《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等多次专题专版刊登支荣慧书法作品。书法作品、学术论文多次在全国性的书法比赛、展览,研讨会中获奖、入选,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的书法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