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我们根本找不到貂蝉这个名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貂蝉与虞姬很像。其实,她们都是无名无姓的女人,至少后世没有人能说出她们姓甚名谁出身何方。之所以我们能在文学作品中看到她们的名字,多半是作者想要用一个恰到好处的角色填补突兀的剧情。在正史之中,我们根本找不到“貂蝉”这个名字,最早提及貂蝉的,是一部名为《三国志平话》的野史读物。到了后来,罗贯中先生借鉴了这部野史,将貂蝉的故事收录进《三国演义》中。真正让貂蝉变得家喻户晓的,是元朝时期风行全国的元杂剧。以貂蝉作为主角的戏码越来越多,如《凤仪亭》、《夺戟》、《月下斩貂蝉》等。既然是剧本,那么,自然内容就偏离了真实的历史,且每个戏码中貂蝉的设定都不一样。例如,在《白门楼吕布被擒》这一折里,貂蝉的形象完全是负面的,充当了“红颜祸水”这一身份。《月下斩貂蝉》更是离谱,直接将貂蝉写作董、吕覆灭的罪魁祸首,甚至将她写作为关羽扬名的牺牲品。那么,为什么最早的野史作者将这个角色的名字定为“貂蝉”,而不是其它的什么呢?这个问题有些抽象,貂蝉便是貂蝉,作者灵感来了创造的一个名字,又有什么内涵呢?实际上,从名字上,我们便能看到作者潜意识里想要表达的内容。貂,是一种生长在北方的动物,居住在东北的朋友一定对这种动物比较熟悉。貂有一种与其他动物不同的习性,猎人在捕捉它的时候,往往会在天寒地冻的环境里假装被冻僵,等着貂儿乖乖上钩。貂的本性是非常善良的,它在看到冻僵的人类后,往往会溜过来用身体温暖猎人。每次,假装冻僵的猎人都能通过这种骗术,轻而易举地抓到敏捷的貂。蝉,则是一种夏日里常见的昆虫。古人对蝉的理解比较特殊,普遍认为蝉是一种至洁的生物,它不食用肮脏的食物,仅以洁净的露水树汁为食。我们所看到的每一只蝉,其实在成虫以前都地下潜伏了很多年。例如,国外有一种生长周期非常长的“十七年蝉”,据说,潜伏在土里的时间长达十七年。所以,《汉宫仪》向我们解释了貂蝉这个名字的由来:“侍内金蝉左貂,金取刚固,蝉取高洁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貂蝉”起初是一种帽冠的式样。汉朝的礼仪认为,这种帽冠象征着高贵和慈悲,正是汉朝统治者对官僚的一种期盼。有些小说给我们透露了貂蝉的本名:任氏。不过,介于所有关于貂蝉的记载都源于艺术创作,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刨根问底,执着于这个名字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各野史中对貂蝉的出生地说法不一,有小说称其生于甘肃,也有小说称其出生于洛阳。虽说关于貂蝉的其他信息各野史偏差较大,但貂蝉协助王允除掉董卓的连环计是每个野史都承认的。《三国志平话》里的故事,绝大多数都是根据坊间传言改编的。例如,诸葛亮是农民,刘备曾在太行山当流寇,汉帝拿着十常侍的脑袋招安诸侯等等。显然,这些情节都是正史中未曾提及的,但老百姓偏爱这种能满足好奇心的艺术创作,所以时至今日这些野史仍广为人道。这本书并未从头到尾详细叙述汉末乃至晋初的这段历史,而是从董太师把持朝政写起,直至蜀汉大业崩殂。《三国志平话》里记载的貂蝉生平细节较多,貂蝉只是她的“艺名”,她的本名为任氏,而她的丈夫便是吕布。不过,两人在婚后不久,这对小夫妻便在战乱中分离了。走投无路的貂蝉,被王允救了一命,养在府中成了婢女。既然是艺术创作,所以书中自然存在不少巧合之处。例如,貂蝉是吕布发妻这一伏笔,就是其他野史未曾提及的。在一次偶然的闲谈中,王允得知了貂蝉的身世,了解到她正是董卓麾下上将吕奉先的原配。颇有心机城府的王允打算利用这一点,让貌若天仙的貂蝉靠近董太师,达成挑拨离间的目的。董卓是色中饿鬼,所以他自然在见了貂蝉第一面后就被迷得无法自拔。没过多久,王允便安排吕奉先到府上做客,并让这对小夫妻重新相会,并承诺改日亲自将貂蝉送往将军府。谁知,这一切都是王允的计划罢了,他根本没打算让这对失散多年的夫妻重逢。没过几天,王允便命貂蝉盛装打扮,前往董太师府。董卓素来我行我素,他并未详查貂蝉的身世,直接将这个谜一样的女人收入宅中。吕布听说这件事后,火冒三丈,立即提着宝剑找上门来,杀掉了醉醺醺的董太师。显然,比起这段艺术加工痕迹非常重的故事,《三国演义》所阐述的情况就靠谱多了。毕竟,在正史中提到了吕布的发妻,他的夫人并非貂蝉。所以,在演义中貂蝉的身份改为汉宫里的宫女,因为十常侍之乱而躲进王允家中避祸,成了王允府上的一名歌姬。《三国志平话》里貂蝉所施的连环计有几分身不由己的意味,《三国演义》则将貂蝉塑造成一个正义感十足的美女。因为貂蝉是个善良的女孩,所以貂蝉每天都在月光之下为苍生祈祷,希望百姓能免遭生灵涂炭。就在这个月夜里,王允看着月色下一脸虔诚的貂蝉陷入沉思。王允当即将这个女孩收为义女,随后导演了一出连环计,意图离间董卓与吕布。毕竟,董卓是引发天下动荡的罪魁祸首,吕布是他最得力的爪牙。这场连环计不论谁杀了谁,对于天下苍生来说都是大快人心的。王允一面将貂蝉引荐给董卓,一面安排貂蝉与吕布会面。在貂蝉被董卓收入府上时,还约了吕布在凤仪亭见了一面,期间声泪俱下地对吕布哭诉董卓的霸道和残忍。古来英雄爱美人,吕布自然愤怒到了极点,恰逢董卓撞破了二人的会面,一戟戳向吕布,想要将这个偷腥的义子杀之而后快。这一戟,自然将原本就建立在利益上的父子关系戳得粉碎。没过多久,吕布便在朝堂上单枪匹马挑了董卓,为江山社稷除害。根据《三国演义》中关于连环计的来龙去脉来看,不论是“董卓戏貂蝉”还是“吕布戏貂蝉”,其实都不恰当,此二人都中了貂蝉的圈套,应该说是“貂蝉戏吕布”或是“貂蝉戏董卓”更妥当。在后来的岁月里,貂蝉跟随吕布一路征战,最后被曹操困在了下邳城。原本按照吕布的武力,一人突出重围还是有可能的。不过,因为始终割舍不下貂蝉,所以他不肯一个人逃亡。在最后的日子里,吕布否决了陈宫献的妙计,甘愿将人生最后的时光送给身边的美人貂蝉。醉生梦死之后,便是曹操攻陷下邳,吕布殒命白门楼,貂蝉不知所踪的结局。为什么不少史学爱好者在探讨“红颜祸水”时,总会将貂蝉与妲己褒姒相提并论呢?董卓并不是什么治世明君,他连当统治者的资格都没有,貂蝉将其除之而后快并不违背天道正义。后人之所以对貂蝉抱有那么多偏见,完全是因为吕布之死与她有直接关系。吕布是何许人也?正所谓“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奉先乃三国时代武力值的天花板。抛开他三姓家奴的人品不谈,总会有人折服于他的魄力与英姿。“辕门射戟”的典故,让吕布的风采展现无余。这样的英雄,竟死在区区女流手里,难免会让读者难以释怀。所以,不少人都将“祸水”的帽子扣在貂蝉头上,殊不知她只是顺应了历史而已,而吕布之死纯属报应不爽。说了这么多,貂蝉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呢?但凡小说创作,虽想象的成分居多,但一些情节不可能空穴来风。《后汉书》里记载了一桩私人恩怨,里面出现的女婢极有可能就是貂蝉的原型。因为某件不为人知的事,董卓与吕布之间的关系土崩瓦解,二人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闹僵,董卓怒击吕布,吕布则以敏捷的身手避过。这件小事,虽然以两人重修于好告终,但他们的芥蒂却为将来的事故埋下隐患。由于当时的政况敏感,所以董卓将吕布调到内宅充当侍卫。没想到,董卓离开之后,吕布竟与内宅中的一名女婢有了暧昧关系。吕布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招致董卓的报复,于是他悄悄来到王允家中,想要得到他的指点。王允正愁找不到机会除掉董卓,所以便顺势利用董卓吕布的这一矛盾,诱导吕布将董卓当场格杀。这名女婢,便是后世野史里貂蝉的原型。显然,在真实的历史中,她的戏份并不多。但“英雄美人”的故事素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所以在文学作者的笔下,这个不知姓名的女婢化身为风情万种的貂蝉,活在了老百姓的心里。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