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演义中庞统的形象事迹,与三国志如此不同,被骗了?《三国演义》是国内“四大名著”。在里面描写了许多生动的人物,还有很多的事迹。不过《三国演义》是小说,与历史还是有很大的出入。在《三国演义》中庞统的形象更是与历史记载的更是格格不入,被看演义的后人误解。《三国演义》中,庞统很平凡相貌丑陋,甚至丑得影响仕途。在《三国志》中,并没有介绍庞统相貌的描述。只是在书中提到: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意思就是说看着忠厚老实,比普通人还普通,没有人发现他的聪明才智。但是这和丑也不沾边啊,只是说明他长相普通,也没有说别的啊!怎么也不能跟《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相貌丑陋,举止古怪有关系呀!庞统本是周瑜手下的功曹,周瑜在巴丘病死后,庞统回到惊动去报丧。他是没有去主动投奔任何人,演义中刘、孙二人嫌他其貌不扬,反而轻慢他。这种事情三国志中更不可能发生!庞统不过是长得忠厚老实一些,却被演义给带歪了,让人们觉得他面相丑陋,这真是躺棺材里都中枪了!庞统的性情也不是《三国演义》中演的那样傲慢、轻狂。《三国志》里面确实曾记载,庞统在做县令的时候“在县不治”。但是不治可以理解有两个方向,一是不治理,二是治不好。从鲁肃的信中看出,曾说他:“非百里才也”,第二种理解就是,庞统连个县都治理不好。庞统因此被免官!庞统这人胸有大志,愿为天下百姓造福。更不会冒着被罢官的风险,终日喝酒,不理政事!历史上庞统非但不轻狂,反而喜欢称赞他人,而且把人们都夸上天。就有人很好奇,问他为什么呀?庞统说:“身在乱世之中,坏人要比好人多。这么说他们,是为他们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向好的方向学习。如果有一半人因此上进,目的我就达到了。”由此看来,庞统确实被黑了,或许是当时理解错三国志的意思,才会把庞统的形象设成傲慢轻狂,面目丑陋之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