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个我带娃阅读和小学写作的经验
希望能给各位还在摸索阶段的家长一点实质上的帮助
插图: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在孩子阅读这件事上,我经历了幼儿期的共读——小学低年级的放任——中年级的再陪伴过程,孩子现在谈不上多爱读书,表达的语句有多优秀,但至少对阅读有兴趣,写作文不会半天动不了笔,空闲时也能自己拿书看。
其间的过程,讲出来希望对各位有点启发,至少可以少踩我踩过的坑嘛。
01
幼儿阶段:
我本人一直是希望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或者爱好,因为不管是功利性的针对语文的学习应对也好,还是从获取知识角度,阅读绝对是百利无一害,而且有付出就有回报的低成本行为。
在孩子幼儿阶段,我开始和他一起读绘本,第一次当妈,各种爱意满满,不管是在家里看书,还是去广州图书馆,每次我都很投入的读,根据角色变换自己的音调、语气,孩子也被逗的哈哈大笑,或者眼睛追着我的肢体表达。
后来慢慢的孩子不满足总是我读,他开始拿着书本读给我听,或者和我一起扮狐狸、乌鸦......
这期间,孩子习惯经常拿着书找我,也会主动指着书读,虽然没有刻意让他认字和学发音,但这一阶段的亲子共读对孩子进入一年级的帮助挺大,至少从上一年级后完成作业的角度来说,又快又好。
02
低年级阶段(1-2年级)
进入小学后,因为老师有规定每天阅读,而且有规定范围,例如诗歌或是低年级阅读刊物等,我就停止了“陪读”,让孩子每天自己阅读然后打卡。
刚好那段时期我自己的工作比较忙,看到孩子每天都有按时打卡,语文成绩也还可以,就基本处于撒手不管的状态,只是去图书馆借书或者买书的时候知道孩子比较喜欢阅读宇宙、生物方面的书。
后来事实证明,你期待低年级的孩子自觉阅读,还能有所收获,转化为表达内容反应在语文科目上,实在有点难。
03
中年级(3年级)
升三年级后,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要求突然拔高了(或者是我之前没有意识到),开始要求写字作文和带上各类阅读理解,我们家的娃开始从记流水账拼字数到坐在那里半天不动笔,如果当天的作业有作文就觉得时间不够用。
发现这个情况后,我进入了一段各种陪写作文的时间,因为有了大人的帮忙,表面上孩子的作文写作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实际上,孩子越来越依赖写作文要找我,而且对测验时的作文写作帮助不大。
于是,我开始进入漫漫寻找标本兼治方法的过程。
1、找写作班
去了几家写作班了解,并咨询了身边的家长,发现身边的写作班普遍存在提前讲要学到的作文套路,让孩子套用,并不是我想的那种启发式的学习,对孩子的写作提升有限。
2、阅读并做读书笔记
我想着输出不够,根本问题还是出在输入上面,开始和孩子在阅读上加码,并且不仅读,还写,将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
刚开始效果可以,我高兴的分享给周围的家长,但好景不长,我家是男娃,不喜欢这种一板一眼的阅读方式,抗议取消。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佳,只好停止。(但从我身边家有女娃的家长反馈,这个方法是可以坚持的,可能与性格特点有关)
3、共读
我自己有阅读的习惯,但一直觉得我的阅读内容不适合孩子,所以和孩子没有交集。
一次,我在读《人类简史》,晚上和孩子散步的时候聊着聊着聊到这本书上面,孩子津津有味的听我讲到里面的内容,并一直提问题。
发现这个方式的“读书”有效还跟另一个事情有关。
孩子听过故事后开始读《三国演义》的文字版,因为这本书我和孩子爸都挺清楚,所以在孩子分享故事内容时我们能从不同角度和他一起探讨。越探讨越有劲,厚厚的这本名著孩子也开心的啃完了。
然后我开始找可以“共读”的书,因为有我们的充分参与,不管是小说、作文书孩子都想先看了再跟我们讲,无意的促进他开始主动阅读。
碰到他觉得不错的内容,我们还会一起读,读完我还会从分享的角度告诉他我读完的感觉,他也慢慢开始和我讲他的感觉。
慢慢的,孩子的阅读和写作难关得到改善,至少从写作文来看,他慢慢的丰富了描述语句,有时还会突发奇想。我才算松了一口气,不仅孩子能自主完成,我也轻松一点了,不用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就要待命了。
这里要提醒的是,如果有家长也用这种方法,切记不要说教的形式和孩子分享,最明显的话语就是“你要怎样怎样...”而是多分享自己的感受,用“我发现...”这样的语句。
雯雯说
阅读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这一项技能的习得对孩子终身都有益,希望各位家长心中一直有个声音:“走,孩子,我们读书去。”
希望各位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泰戈尔这首诗描述的一样: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Tips:看后觉得内容有用,欢迎转发给你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