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义小说与三国志演义

一、历史演义小说

历史演义,即是用通俗之语,把争战胜负、朝代更迭等基本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在其影响下,明清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历史演义小说,从《开辟演义》至《清宫演义》,历朝历代皆有演义。

二、《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

1.汉末三国本身就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在。

2.陈寿《三国志》对三国史事进行了记载。南朝宋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引用大量文献,其中不少传说故事。(裴注三国、刘孝标注世说)

3.从李商隐的《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来看,至迟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

4.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根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已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又据《东坡志林》载,王彭尝云:“徐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民间说三国故事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

5.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台。《宋史·范纯礼传》及南宋姜白石《观灯口号》等诗歌中都有演出三国戏的记载。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在这些剧本中,继续表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

6.元代至治年间建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已经具备《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基本轮廓,。

三、《三国志演义》的版本

现一般认为《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

1.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嘉靖本”。该本共24卷,则,每则有单句七言标题。书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2.《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

3.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本,对回目、正文进行了较大修改,艺术上有明显提高。

四、“拥刘贬曹”与《三国志演义》的思想

正统史学一般都奉蜀汉为正统,民间故事也有尊刘贬曹的倾向。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恢复汉室”正是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把既是“汉室宗亲”又是“仁君”的刘备奉为正统,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心理和美好愿望。

“拥刘贬曹”实际上反映出《三国志演义》“明君贤相”的渴望。小说极力塑造刘备“仁君”的形象,他“宁死不为负义之事”,他的部队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在万般紧急情况下,依然坚持“携民渡江”;因为爱部将,甚至不惜痛摔独子阿斗。在刘蜀内部,君臣和谐相处,如鱼得水,因此有诸葛亮的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有关、张乃至黄忠、赵子龙始终不渝的友谊和忠诚。的确是“仁者之政”的代表。而和刘备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曹魏方面曹操等人的阴险、残暴、工于权谋。这显然表现了作者对犯上作乱、弑君篡权的奸臣国贼的痛恨。

小说主要线索围绕曹刘两大集团的斗争展开,其中描写了许多重大的军事、外交斗争,突出表现了诸葛亮的地位,是智慧的化身。·隐居隆中,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初见刘备,就提出了长远的战略思想:据蜀--连吴--抗魏。·博望坡出奇制胜--初初茅庐第一功,奠定了诸葛亮在刘氏集团中的地位,提高了威信。·在赤壁之战中,对战役的各个环节,都表现了他的才能: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巧借东风--三气周瑜等。·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对开发我国西南、加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六出祁山,表现了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空城计、陇上装神等;尤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人敬佩。

五、《三国志演义》的悲剧性

历史的发展事与愿违:暴政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全能全知、超凡入圣的诸葛亮竟无力回天。作者无可奈何地将这一历史悲剧归结为“天意”或“天数。”所谓“天数”,与其说肯定了客观历史的进程,实际上流露了作者对于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一部《三国演义》表现了作者在理想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怆和迷惘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的苦苦追寻和呼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呼唤民族大众传统文化精神的史诗。

《资治通鉴》:亮病笃,汉使尚书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国家大计。福至,与亮语已,别去,数日还。亮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谘弥日,有所不尽,更来求决耳。公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第一百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曰:“此吾之将星也。”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以剑指之,口中念咒。咒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众将正慌乱间,忽尚书李福又至;见孔明昏绝,口不能言,乃大哭曰:“我误国家之大事也!”须臾,孔明复醒,开目遍视,见李福立于榻前。孔明曰:“吾已知公复来之意。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

六、《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性

1.虚实处理:据史演义是以历史记载为基础,融入美学理想进行艺术加工,首先要处理的就是虚实的关系。清代张学诚认为它“七分真实,三分虚构”,被后人普遍接受。但实际上,《三国志演义》的成功,不在于量,而在于质。使实服从于虚,而非虚迁就实。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已经并非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许多情节进行了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添枝加叶的艺术处理。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三国志·诸葛亮传》

2.结构:《三国志演义》“陈叙百年,概括万事”人事众多,却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全书五条线索:

汉末天下大乱蜀三家归晋

魏魏

蜀蜀蜀诸葛亮隆中决策

这样的构思,使全书脉络分明,作者又兼用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手法。

3.人物塑造

突出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舍弃性格中次要方面,塑造脸谱化的人物。

出场定型、反复皴染、运用传奇故事生动细节突出人物性格、善用对比烘托

4.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