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最大的阴谋上方谷之战,诸葛亮曾

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www.xxzywj.com/m/

“火烧上方谷”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片段,然而在任何关于三国的史料中都没有发现有关的记录。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魏明帝青龙二年,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出斜谷,约同吴国一起入侵曹魏。四月,诸葛亮的军队抵达渭水之南,司马懿率领魏军背水为垒以拒之。一个月后,魏兵击退了东南吴国的进犯,使得司马懿能够专心对付蜀国。两军相持了一百多天,诸葛亮屡次挑战,司马懿都坚守不出,他甚至还接纳了蜀人送来的妇女衣裳,不以龟缩为耻。

所以在这百余日中,双方并未发生大战,之后诸葛亮便病死于军中了。“火烧上方谷”其实与“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诸葛祭风”以及“骂死王朗”一样,都是文学虚构,并非史实,它或者出于民间传说,或者出于元杂剧甚至是作者的原创。这么虚构的目的是为了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火烧上方谷”讲述诸葛亮布阵埋伏,然后命魏延去诱司马懿出战。司马懿在追击的途中,误以为上方谷上的干柴是蜀军的粮草,因此想去劫粮,不料却陷入了诸葛亮的火攻阵中。司马父子正窘迫间,天空忽然降下起大雨,浇灭了蜀军的火攻阵,司马懿得以逃生。这个故事其实还有另一个版本,那就是诸葛亮想将魏延也一并烧死在谷中!

“火烧上方谷”是《三国演义》杜撰的故

明朝弘治年间的《三国演义》

在任何时代,广受普罗大众喜爱的都是小说而非正史。就如许多人读过《明朝那些事儿》,但很少有人去读《明史》或《石匮书》。对于老百姓来说,了解历史的途径始终是文学小说而非客观真实又略显呆板的史籍。

在宋朝,为了迎合群众的文化需求,出现了许多历史评话,《全相三国志平话》就是其中一种。这本评话粗具三国故事的雏形,后来又经元杂剧的充实,在元朝末年之前已经有了《诸葛亮秋风五丈原》、《隔江斗智》、《连环计》等故事情节。

元末的罗贯中以《三国志》、《资治通鉴》为底本,广纳民间故事,编纂出《三国志通俗演义》。根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说法,现存最古老的《演义》是明朝弘治甲寅(年)年的刊本。这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分为二十四卷,共二百四十回,题为:

“晋平阳候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里面保存了许多元杂剧的回目,如虎牢关三战吕布“、诸葛亮秋风五丈原”、“刘玄德襄阳赴会”等。书中拥刘反曹的倾向并不明显,常依《三国志》例称曹操为“曹公”。

弘治以后,《演义》的版本逐渐增多,另有嘉靖壬午本等。清朝康熙时,一种百二十回的新版《三国演义》逐渐占据主流。这个版本是由毛宗岗父子删定的,假托为“古本”发行,我们现在常读到的也是这个版本。鲁迅指出毛本与弘治本在内容上有几大不同:例如曹丕篡汉时,弘治本说汉献帝的曹后大骂汉朝,说若非其父曹操助力,汉室早就灭亡了;而毛本则说曹后帮助汉献帝,反过来怒骂其弟曹丕说:“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今吾兄嗣位未几,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弘治本凸显曹氏都是一窝虎狼,毛本则通过修改来衬托曹丕不得人心,二者各有所长。

此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关于“火烧上方谷”的内容。

原版《三国》中诸葛亮曾想烧死魏延

一百二十回的毛本里,只说魏延引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后就不见了,而弘治本则另有交代。

首先,在谋划“火烧上方谷”时,诸葛亮先招马岱过来秘密授计,弘治本写道:

“孔明附耳嘱之曰:‘......若司马懿追到,任意入谷,但见人马塞满了道路,便将地雷干柴一齐放起火来,乃是汝之功也......吾素知汝忠义,故委此大任,切勿有失。’”

毛本则略作删节,写为:

“孔明附耳嘱之曰:‘......若司马懿追到,任他入谷,便将地雷干柴一齐放起火来。’”

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弘治本中诸葛亮交代要等到“人马塞满了道路”后才放火把攻敌,其中这些人马无论是魏兵还是蜀兵都在攻击的范围之内。并且诸葛亮特意对马岱说“素知汝忠义”,“乃是汝之功也”。可见这个计谋是单单对马岱说的,具有不可告人的性质。马岱去后,诸葛亮便招魏延过来,交给他诱敌入谷的任务。

之后,便发生“火上上方谷”的故事,司马懿父子赖得天助,趁着雨势逃过了一劫。弘治本写道:

“却说孔明望见司马懿被魏延诱入谷时,不胜忻喜。马岱一齐放火,将欲尽情烧死。忽天降大雨,火不能着,人报走了司马懿。孔明闻知,仰天长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段话直接说明原来诸葛亮秘密授计于马岱,为的就是要将魏延与司马懿一并烧死在上方谷中!毛本却删去了这段内容,只写作:

“孔明在山上见魏延诱司马懿入谷,一霎时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为司马懿此番必死。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着,哨马报说司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因为做了这种删节,所以后面的内容也便有了出入。弘治本的回末写道:

“却说孔明收兵,回到渭南大寨,安营已毕,魏延告曰:‘马岱将葫芦谷后口垒断,若非天降大雨,延同五百军皆烧死谷内!’孔明大怒,唤马岱深责曰:‘文长乃吾之大将,吾当初授计时,只教烧司马懿,如何将文长也困于谷中?幸朝廷福大,天降骤雨,方才保全;倘有疏虞,又失吾右臂也。’”

之后诸葛亮假装要斩马岱,诸将急忙求情,最终只是免去了他的官,并杖责四十余下。马岱回营后,诸葛亮又派樊建秘密来安抚,设下苦肉计,让马岱去向魏延解释说阻断葫芦谷背后的主谋其实是杨仪,魏延因此对马岱释怀,收其在帐下,并更加痛恨起杨仪来。毛本将这段内容全部删除,所以后面马岱追随魏延,并且在背后将其斩于马下就显得有些突兀了。

魏延死后,弘治本对诸葛亮算计魏延的故事进行了总结,说:

“原来孔明火烧木栅寨时,实欲将司马懿、魏延皆要烧死,故与魏延五百军为引诱之兵;不想天降大雨,其计不成,却诈归罪于杨仪,又痛责马岱,授以密计,只待口中之言,便斩魏延。”

可见,在原版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火烧上方谷时,想将魏延置于死地,这是一个大阴谋。市面上流传最广的一百二十回版本却删掉了这部分情节,使原本《三国演义》中最大的阴谋不为人所知。我们只有通过阅读弘治版或其他明朝版本的《三国演义》才能看到完整的故事。那么毛宗岗父子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删减呢?这是为了重塑诸葛亮与魏延这两个人物形象,因为在原本中,写得太过火了。

《三国演义》塑造人物形象的不足之处

在历史上,魏延以杨仪政敌的身份出现,他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所以许多官员和将领都迁就于他,唯有杨仪常常与之作对。对于这个两人,诸葛亮都视为得力帮手,他既爱惜杨仪的才干,又欣赏魏延的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费袆出使吴国时,孙权就告诫说杨仪与魏延都是牧竖小人,倘若哪天诸葛亮不在了,谁也不能压服他们。诸葛亮也心知肚明,但是为了北伐大计,不能废弃二人,所以容忍了下来。诸葛亮临死之前,将退军之事委托给杨仪和费袆,令魏延和姜维断后,并且说“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

结果,魏延果真不愿意撤军,他希望由自己来接任主帅的位置,继续北伐大业。为此接连烧绝阁道,想阻止蜀军班师。杨仪与魏延各自报书给后主,指责对方图谋造反。朝中的董允、蒋琬等都担保杨仪无二心,并且怀疑魏延的动机。最终杨仪与魏延相持在南谷口,魏延的士兵不听号令,全部叛逃,他也被迫逃亡汉中,不料被马岱赶上并杀害。对于魏延是否谋反,陈寿给出了否定的答复,他说魏延没有率众北上投靠魏国,而是南下阻击杨仪,其目的只是为了杀死杨仪,取代诸葛亮的位置,继续做蜀国的官而已。《资治通鉴》也说:

“始,延欲杀仪等,冀时论以己代诸葛辅政,故不降魏而南还击仪,实无反意也。”

这说明历史上的魏延并不是叛国的反贼,他只是与杨仪争权失败,为人所谤而已。后来杨仪被蒋琬等排挤后,也有怨言说早知如此,当初就率领蜀军投靠魏国了。可见魏延与杨仪之间并非忠诚与反贼的区别。

历史上的魏延并没有叛国投敌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不断坐实魏延反贼的身份,第五十三回,他一出场,诸葛亮就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之后魏延一有什么举动,必受诸葛亮的猜忌,完全把他视为反贼,以至于上方谷时想将魏延与司马懿一同烧死。作者本是想通过魏延来衬托诸葛亮如何有先见之明、如何能驾驭部下,然而写得太过头了,反而让读者有一种感觉——“是诸葛亮在一步一步地逼迫魏延造反”!

上方谷之役,魏延引诱司马懿陷入埋伏,可算是立了头功。然而诸葛亮非但有功不赏,居然还要害死他,其居心险毒,让人不寒而栗。而且在诸葛亮死前,魏延哪里有做过一件谋反的事?诸葛亮不仅没有调和魏延与杨仪的矛盾,反而利用马岱来挑拨二人,如此说来,后面魏延火烧阁道,阻止杨仪率军南还,都是诸葛亮挑拨离间的结果——总的来说:就是诸葛亮以“莫须有”的罪名,处处算计魏延,逼迫其造反,然后再以谋反的名义将其杀害。这跟郑庄公诱惑共叔段叛乱,然后再将其杀害一样,居心十分险恶。

因此,为了维护诸葛亮的形象,毛本对“火烧上方谷”进行了删节,避开了这段争议性的内容。鲁迅批评《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时多有失误,即“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火烧上方谷”里也可以看到这个毛病,它想写出诸葛亮有先见之明,却反而显得狡诈;想描绘魏延有反叛之恶,读起来却显得无辜受害。

这不能不说是《三国演义》塑造人物形象的不足之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