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国演义是小说,难道三国志就

最近小编在写关于三国方面的历史,发现评论中有很多的朋友都在说《三国演义》是小说,不能当做正史来看,要想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应该去看陈寿的《三国志》,言辞之间多有些鄙视看演义小说的朋友。

其实在小编看来,《三国志》也未必就能够代表正史,也存在着黑蜀国的事情。

首先《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晋国的大臣,晋国又是因为取代了魏国而得的天下,所以《三国志》一书是尊魏国为正统的。如此一来就不免美化曹魏,而丑化蜀汉以及东吴两国,将他们同列为造反派。

《三国志》分别为曹操、曹丕、曹睿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只记载了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看到没有,只有传,没有纪,另外从全书的篇幅来看:《魏书》30卷,约占了全书的二分之一;《吴书》20卷,占据了三分之一;《蜀书》15卷,大概只占了五分之一。

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了话本、戏曲以及民间传说,另外再结合陈寿的《三国志》以及裴松之注解的史料,根据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创作了《三国演义》的前身《三国志通俗演义》。这当中是尊蜀汉为正统的,所以美化了蜀国,尤其是美化了诸葛亮、关羽等人,如此一来就必须丑化曹操,这和《三国志》中突出曹操,就必须丑化刘备、关羽、诸葛亮是一样一样的。

接着我们再来看作者陈寿本人,他和诸葛亮是世仇,而且他的老师还是投降派。

据《晋书·陈寿传》的记载,陈寿原本是蜀国人,师从同郡的谯周,就是那个劝刘禅投降的人。谯周后来因为劝刘禅投降有功,被封为了阳城亭侯,迁骑都尉,散骑常侍。而我们的陈寿却在宦官黄皓的打压下,官职越来越小,试问能不记恨吗?

再者他的父亲原是马谡手下一参军,后来马谡被诸葛亮所斩,其父也受到牵连被处以髡刑(将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是一种耻辱刑),另外诸葛瞻(诸葛亮的儿子)又轻视他。所以陈寿在为诸葛亮立传时,写道:“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意思就是说,诸葛亮在带兵和谋略方面并不擅长,没有对敌的才干,至于诸葛瞻只是擅长书法,他的名声要远胜其才能,议论的人因此轻视他。

这明摆着就是私人的泄愤嘛。所以说我们在读《三国志》的同时,一定要把裴松之的注解给带上。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现如今能看到的历史都是人写的,都不是客观的,所以说不管正史也好,野史也罢,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就不要太过纠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