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部乱世的篇章,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投身在这乱世之中,为的就是在乱世之中建立一份不朽的功勋。有战争就避免不了死亡。如:在战场上英勇无敌的张飞竟然被手下所杀;料事如神的庞统,才能未发挥出来却身中流箭而离世,秋风五丈原的诸葛亮带着满满的遗憾离世;江东“小霸王”孙策没想到会在一次狩猎时送命……,但他们的死不是让人感到那么的震撼和心碎,那么谁的死更令人感到震撼和心碎呢?
第一位:关羽若在历史上来看关羽的死,不是令人那么的心碎和震撼。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影视剧的广泛流传,使关羽的形象深入人心。关羽有不完满的一面,为人非常的心高气傲,不如诸葛亮、赵云完美,但如果以演义来看,恐怕喜欢关羽的人更多一些。
关羽从一个贩夫走卒跟随刘备,期间经历的战争数不胜数,最终“桃园三杰”在这乱世之中打下了一番天地,但三人的志愿非常的宏大,希望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恢复汉室,还于旧都”。蜀汉的快速发展威胁到了曹、孙两家,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中了孙权、曹操的阴谋,最终腹背受敌的关羽被杀。关羽被杀之后,随着影视剧回放关羽以前英雄的事迹,令许多的人不禁泪流满面,令许多的读者心碎。关羽的死令三国黯然失色。
第二位:刘谌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并不是三国着重描写的人物,只要寥寥几笔,但可以说是最悲壮的人。公元年,在“绵竹之战”失败以后,邓艾的大军直逼蜀汉的都城成都。后主刘禅在谯周的劝说之下准备出城投降,刘谌听闻之后想劝说刘禅,刘谌的意思非常简单就是宁愿战死,也不会选择投降。刘禅对于刘谌之言丝毫听不进去。
悲愤的刘谌在汉昭烈帝庙痛哭流涕,因为刘谌非常的刚烈宁愿死也不愿意投降。于是把自己的妻子、子女都叫到汉昭烈帝庙亲手杀死,然后再自杀。《三国演义》描述:谌乃自杀其三子,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伏地哭曰:“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
这件事在历史上也有明确的记载,刘谌的死亡令许多人感到非常震撼、悲壮。第三位:姜维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最终累死在北伐的路上;诸葛亮离世之后其志由姜维继承,诸葛亮没有看错姜维,在后主已经投降的情况之下,姜维还在寻找机会恢复蜀汉。《华阳志》记载: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即使身处险境,也未曾忘记自己身上的重担,完全让自己生死置之度外。姜维联合钟会谋反,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留下了“吾计不成,乃天命也”的遗憾。姜维的死完全可以避免,以姜维的军事才能投降司马家族肯定会得以重任,因为心中的执念,姜维在蜀汉百姓的骂声中默默地承受,谁又能理解姜维的苦衷呢!在卫瓘说了一句“蜀汉灭亡,非将军之过也”,姜维才不甘地闭上了双眼。好在在姜维临死之前,拉上了两个垫背的一位钟会,一位邓艾,这两人造成了蜀汉直接灭亡,令读者感到了一丝丝的安慰。
诸葛尚诸葛尚是诸葛亮的孙子,在年仅十九之时跟随父亲诸葛瞻参加“绵竹之战”,此战是诸葛尚人生的第一战,也是最后一战。因为徒有其表的诸葛瞻,并没有阻拦住邓艾的大军,反而被击败。按理说父子二人,作为蜀汉的主帅、先锋大将就算落败,逃回成都做最后的反抗也是可以的。其父诸葛瞻在战场中受伏,自刎而死。诸葛尚小小的年纪并没有退缩,单枪匹马杀入敌军,直到战死,是何其的悲壮!后有诗叹曰:“苍天有意绝炎刘,汉室江山至此休。诸葛子孙皆效死,成都卿相尽添愁。”
诸葛尚的出场令读者感到兴奋,认为可以为蜀汉带来一丝曙光。因为诸葛尚从小博览群书且精通武艺,是兴复蜀汉的不二人选,没想到小小的年纪战死沙场,令许多的读者心碎。
综上所述,此四人的死亡令许多的读者感到心碎、震撼。关羽之死、刘谌之死、姜维之死、诸葛尚之死,那么你认为三国之中谁的死,令你感到心碎与震撼呢?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