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三国演义的罗贯中还写过水浒传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119/6010344.html
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叫: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什么意思?这句话是说啊,少年人心性不定,容易热血喷涌,看了《水浒传》这些草莽英雄之间的热血兄弟情的故事,容易引发效仿之心,指不定跟什么人就拜了把子,一口一个“哥哥”的叫的亲热,然后不定就上了哪个山头替天行道去了。而老年人呢,一辈子经历了风风雨雨,临老了再看看《三国》中那些勾心斗角,容易变得奸猾,正所谓“老奸巨猾”就是了。这说起来,《水浒》与《三国》两本书还有些关联呢。《水浒》是由施耐庵所作,罗贯中加以整理,并对未完本的《水浒》进行了补作,才有了我们看到的《水浒传》,而罗贯中正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也是施耐庵的弟子。那么,罗贯中为何能写出《三国》这么宏大的史诗巨著呢?罗贯中实际上,罗贯中可并不是个文弱书生。元朝末年,有意于成就一番伟业的罗贯中,到了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麾下,成了张士诚幕府的一名幕僚。张士诚起事称霸,在罗贯中的建议下,击败了朱元璋手下康茂才的进攻,但是张士诚的弟弟却被元朝给抓了,张士诚不得已归顺元朝。六年后,张士诚看到元朝没落,再次起事称王,罗贯中劝他“缓称王”,奈何张并不听取罗贯中等一众幕僚的建议,这件事让很多幕僚都对张士诚失去了信心,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此时的罗贯中,已有五十多岁了。此时的罗贯中,对于历史、人生、人心、军事都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解与看法,已经具备了写出《三国演义》的条件。到了洪武年间,因为曾与朱元璋是敌对关系,所以罗贯中不得不放弃科举当官的路子,选择了在书中实现自己的“有志图王”的志向。施耐庵像洪武三年,施耐庵病逝,为了纪念自己的师傅施耐庵,罗贯中在写完自己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并增补施氏《水浒传》。而除了这些之外,偏好历史的罗贯中还创作了《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作品。其中以《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就最高。三国以及其宏大的历史架构描绘了自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一段历史时期三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而政治军事这些东西,也正是经历过甚至参与过元朝末年到明朝统一那个混乱的时期的罗贯中所擅长的。除了人生经历,罗贯中自己的才学也不可忽视。罗贯中对历史资料熟稔,对历史人物也了解无比,他吸收了陈寿的《三国志》的长处,又取民间话本之精华,将这些东西熟记活用,最终造就了书中无数帝王将相谋臣武士的鲜活形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