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拉西扯话西游之为什么要聊西游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样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本篇共余字,阅读约6分钟)

人人都爱《西游记》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这是不用废话的。要说它的流行程度、在国人中读者群的广大、影响力之大,那也是不用多说了。

在我国以及周边的汉文化国家,《西游记》可谓是妇孺皆知。

故事的主人公、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更是很多人童年的偶像,小孩子都幻想自己能有孙悟空那样的神通。

以《西游记》为题材改编的戏曲、拍摄的影视剧,一直是不断霸屏,热度不减。

不仅如此,多个版本的中小学课本里,也都选取了《西游记》部分章节,真是《西游》教育从娃娃抓起了。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想象力最为丰富的小说之一,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精彩,它同时蕴含了很多人生的智慧,也正是基于此,才能成为名著,几百年来热度不减。

表面上看,故事是以唐朝著名僧人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真实事迹为主线。而实际上,全国人民都知道,全书的一号主人公并不是大唐高僧玄奘法师,而是天产石猴孙悟空——一个虚构的人物。

全书讲述了孙悟空的出生、学艺、大闹天宫,再到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最后修成正果的故事。

一路走来,他从一个石头里蹦出来的、无父无母的猴子,一步步成长、成熟,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故事看似普通,好像跟许多武侠小说套路相近,都是主人公有了奇遇,得到世外高人指点,又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最后取得成功。其实这正是后来的武侠小说学了《西游记》的套路。

但《西游记》中,不仅有这些,还讲了许多人生哲理,也包含了大量道教与佛教的知识。

鲁迅先生在论述《红楼梦》时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在这里套用一下,读《西游记》就:“学佛的看见因果,修道的看见丹经,小孩子看足了热闹,老年人读懂了人生。”

我为什么不惴浅薄,要聊《西游记》呢?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大量佛教、道教的事。

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道教的了解,来自《西游记》和《封神演义》。

《西游记》可以说是对《大唐西域记》对“戏说”。但是,这一“戏说”不要紧,把许多人带偏了,带沟儿里去了。这可能是当初吴承恩也没想到的。

把《西游记》当成佛教教科书说事的,我碰上好几个了。

有一次,我和一位自称是“佛教居士”的老哥聊天,他坚持孙悟空就是斗战胜佛,斗战胜佛就是孙悟空,真是咬个屎橛子给他麻花都不换,真特么给他海鲜,他偏要“虾酱”。

他就是把《西游记》当成佛经了。在他眼里,《西游记》就是金科玉律。

现在,在网上,拿《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来解读佛、道,却又说得驴唇不对马嘴的,也是海了去了。

所以,我想把《西游记》中出涉及到道教、佛教的一些知识、一些人物,把他们的出身来历,有理有据地介绍一下。

它的作者是谁?

《西游记》的作者,早有定论,是明朝的吴承恩。

可是在网上,还有人认为作者是著名高道——长春真人丘(在姓氏上,丘与邱相通)处机,这又是怎么回事?

丘处机,我们对他也很熟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里,他武功高强,力主抗金,他的弟子们拒绝与蒙古合作。当然,这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丘处机。

那么作为一名高道,他跟《西游记》有什么关系?

丘真人也曾经西行,他不是去取经,他是去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件事,在《射雕英雄传》里也提到过。不过丘处机在《射雕英雄传》里不是男一号,所以这件事有点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的味道。

跟随丘真人西行的,有一位他的子弟叫李志常(也当过全真教的掌教),他也确实写过一部《西游记》,这本书是李志常写的,不是丘处机写的,是写丘处机的。他的这部书,全称是《长春真人西游记》。这部书,是一部真实的“游记”,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不是小说。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公元年冬季,成吉思汗派人邀请丘处机前往相见,第二年年初,丘道长以74岁高龄,带领着包括李志常在内的一众门徒,从山东莱州启程,几经周折,在中亚见到了成吉思汗。两人相谈甚欢,成吉思汗把丘处机称为“神仙”。

回到中原以后,李志常根据这一路上的见闻,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

所以说,此《西游记》,非彼《西游记》。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看到的小说《西游记》,是以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重大的事件——大唐高僧玄奘法师西行求法为底本,经作者结合了以前的种种“西游”传说,又展开他丰富的想象力,加工创作的一个神话故事。

可是,有人却说:一代高道丘处机,以一代高僧玄奘取经为题材,写了一部神魔小说。

你这想像力也真是没谁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一个不想当小说家的司机,不是一位好厨子?”你不去写小说真的是太白瞎你这人才了了。

唐僧和孙悟空真被封为佛了吗?

《西游记》是圆满大结局的。最后,唐僧、孙悟空都被封为佛了。

其实,按照佛教的教义,“佛”,是要经过多生多劫的修行,靠自力证得,不是谁封的。

而且,根据教义,佛与佛不仅地位平等、知见相同,连相貌都是相同的。

斗战胜佛、旃檀功德佛,都是佛经里面提到的、别的世界的佛,他们正在各自的世界讲经说法,济度世人,他不是唐僧、孙悟空。

斗战胜佛和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都长一个样,斗战胜佛他绝对不是一个猴子相。

但是,现在在一民俗用品店里、在网上,有不少猴子相的“斗战胜佛”,这就是《西游记》把大家带偏了。

《西游记》只是一部小说,书中,作者借用了佛教、道教中的一些人物名字。对一些有关佛教、道教的说法,属于艺术创作,不能当真。

就像你不能把《三国演义》、《水浒传》当成正史,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说,如果你对佛、道感兴趣,想了解相关的知识,要看专门的书,读佛经,读道藏。

以《西游记》、《封神演义》这样的神魔小说为依据来谈佛论道,只会招致内行人笑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