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千古话尚书

北京医治痤疮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311/8736814.html

《尚书》这部传统文化典籍,相信许多朋友都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在于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传统文化经典“四书五经”,而《尚书》位列“五经”之中,家喻户晓。

陌生又表现在不少人对它认知的误区。

因为《尚书》自古是儒家的核心经典,相比于通俗易懂的《论语》,佶屈聱牙的《尚书》往往令人望而却步。在大家印象中,儒家创始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受孔子和72优秀门生民间典故的影响,不少人甚至会以为《尚书》就是一部教育方面的著作。实际上并非如此。

今天,咱们就简单探讨一下与《尚书》的有关历史渊源,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大家一定会对《尚书》拥有全新的认知。

(一)

在公元前年,68岁的孔子结束了周游列国14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自己的故国鲁国。

在人生最后的几年,孔子决定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整理文献。

孔子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先后整理了《诗》、《书》、《礼》、《乐》、《易》和《春秋》,这六部经典被后人称为“六经”。

其中《诗》即是《诗经》,《易》即是《易经》,而《书》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尚书》。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包括《尚书》在内的“六经”并不是孔子创作出来的,而是他对前人资料的一次整理与汇编。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自称自己整理“六经”坚持的原则是“述而不作”,“信而有证”。

那么《尚书》究竟记载了什么样的内容?孔子为什么要在晚年的最后时光,耗费心血去整理它们?

关于这些问题需要展开来讲一下。

我们国家自古就非常注重历史的记述和传承。早在孔子时代之前的西周、商、夏,甚至更早的三皇五帝时期,每个时期的王朝以及它们的氏族、诸侯,都有专门负责记载历史的人员。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他的先祖就是专门为颛顼氏掌管天象、地理、历史的大臣重黎氏。司马迁在他的《太史公自序》中,就这样写道: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

司马迁的这段记载,不仅告知了后人他们“司马氏”家族的传承,而且也向我们揭示了从更早的五帝时期直到夏商周,都有专门负责记载历史的人员。

各个时期传承历史的方法和手段不尽相同,而且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在文字记载工具比较落后的早期,历史记述和传承主要是通过史官们创作并口耳相传的民族史诗——这些和历史事件相关的史诗,很多都被收录到了《诗经》中——起初称之为《诗》

那么随着时代的进步,史官们开始将历史用文字书写、篆刻、铸造的形式,记载到竹简、帛书、青铜器等材料之上,称其为“颂”。

就像《尚书多士》所记载:

“唯殷先人,有册有典”。

如下图所示,“册”与“典”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就是竹简书籍的样式。

这充分说明在殷商时期,人们已经在使用竹简记载历史。

当然了,这期间记述历史的文学形式还是以诗歌为主。所以我们会发现,《诗经》中凡是和颂有关的,都是历史题材,比如:《商颂》、《周颂》、《鲁颂》等。

再后来,记述历史的题材由诗歌演变为散文形式。

正像《孟子》中所记载的:

“《诗》亡然后《春秋》作。”

这个时候人们将这些记述历史的文字称为“春秋”,也就是说“春秋”之名,成为当时王朝、诸侯国历史文献的统称——孔子所整理的《春秋》只是鲁国的历史资料,并不代表所有王朝诸侯。

“春秋”之名为什么会成为历史的代名词呢?

那是因为古人观察天体宇宙与物候,最先认识的是东方、春天和西方、秋天,然后才是南方、夏天和北方、冬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春秋”连称代表一年。

在《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春秋类》中,这样记载: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这段记载,向我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王朝君主们的史官分工非常明确,分别记录统治阶层言语和记录重大历史事件。记录历史事件的文献,称之为《春秋》;而记录统治阶层言语内容、施政理念的,则称之为《尚书》(早期被称为《书》)。

今天,我们依旧可以在不少先秦典籍中,看到他们的原作者引述《尚书》的内容,比如:

《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左传襄公十三年》

先秦典籍引述《书》(即《尚书》)内容时,有时候也会加上朝代名,比如:

《周书》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吕氏春秋》

当时新的统治者登基之后,大臣们会第一时间把《尚书》等文献先呈给他看,以便于他从中学习古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理念。

《国语周语上》记载: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念古)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这个记载中提到的“史献书”,即是《尚书》。可见《尚书》曾经是统治者们治国理政重要的参考文献。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千古流传的《尚书》,其主要内容就是各个朝代统治阶层的谈话内容和施政理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重要的历史典籍。

据传,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尚书》古文,累计有上千篇。

(二)

那么孔子晚年的时候,他在周游列国的经历中,痛心地发现,许多历史文化典籍正在消亡,因为竹简、帛书这些载体原本就不易保存,再加上历经王朝更迭和诸侯之间的战乱纷争,这些文献资料正在急剧消亡殆尽。

比如今天我们从先秦典籍中,依稀还可以看到近百种曾经存在的古史典籍名字: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经世》、《世传》、《上古记》、《故记》、《丹书》、《虞书》、《夏书》、《商书》、《虞箴》、《夏箴》、《商箴》、《诰》、《康诰》、《唐诰》等等。

在《左传》中,就有记载:

“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可惜的是,上述这些典籍像《三坟》、《五典》等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灰飞烟灭,它们究竟记载了什么内容,今天我们恐怕再也无法看到了!

因此,孔子在人生的最后岁月,下决心要将当时尚存的古文献资料进行整理。

以孔子当时渊博的学识,再加上众弟子的协助,最终完成了对这些资料的梳理和汇编,这就是孔子修“六经”的由来。

正如前文所说,孔子在整理过程中,坚持“述而不作”、“信而有证”的原则,极大地保留了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客观性,为后人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

相传孔子整理的《尚书》(起初被称为《书》),总计有篇古文,内容汇集了从五帝到西周时期,历代统治者的谈话和政治理念。

比如今天现存的《尚书》中,有《商书》中的《汤誓》、《盘庚》。《汤誓》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在征讨夏桀之前发布的讨伐檄文,而《盘庚》则记述了商王盘庚在迁都殷前后,对王公、大臣、老百姓的谈话内容。

在汉代时期,《书》改称为《尚书》,这个称谓的由来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尚”是“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的书”;

另一种说法认为“尚”是“尊崇”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尊崇的书”;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尚”是代表“君上(即君王)”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内容大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所以叫做《尚书》。

今天,我们通常称孔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实孔子更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因为孔子所整理的“六经”,不仅为后人记载了重大历史事件,也向后人全方位展示了先人们的智慧和思想。

然而非常令人惋惜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统一政令,几乎焚毁了各国的历史典籍。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李斯奏请秦始皇的内容

秦始皇最终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

——《史记六国年表序》

孔子所整理的《尚书》遭遇了第一次浩劫。因为它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历代国君、大臣们的言谈与政治理念,属于秦始皇“焚书”之列。

眼看《尚书》就要在秦人的焚烧之下,消亡殆尽。

(三)

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每逢关键的转折点,总是会有一些勇敢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守护我们所共有的璀璨文明。

这时候挺身而出的,是一个名叫伏生的“博士”。

博士在秦朝时候,是一种文官职位,并不同于今天的学位。

伏生老家是今山东地区。看到这些历史文献即将被毁灭之际,他冒着生命危险,将《尚书》藏匿在老家的墙壁之内。一直到秦灭、汉王朝建立,伏生才再次扒开墙壁,让这些《尚书》重见天日。

然而,令他万分遗憾的是,他只找到《尚书》中二十九篇古文,其余部分已经遗失。

伏生只好将这仅存的二十九篇《尚书》古文,继续传承下来。

随着汉王朝日渐强盛,汉朝统治者吸取秦早亡的教训,高度重视对文化的建设,不仅废除了秦王朝制定的“挟书律”,而且广泛鼓励民间献书。

后来,汉文帝听闻鼎鼎大名的《尚书》不仅保存了下来,其守护者伏生仍然健在,欣慰之余,命令太常使掌故晃错亲自到伏生的老家——山东邹平去详细记录《尚书》,因为那个时候伏生已经八十多岁高龄,无法动身去长安。

在伏生的老家,由年迈的伏生亲自口述、讲解,再由他的女儿羲娥帮着转述,晁错最终收录了28篇《尚书》古文——因为是用西汉时候的隶书抄写,我们称之为《今文尚书》。

除了伏生保留下来的《今文尚书》外,汉武帝晚期,景帝的儿子刘余——被我们称之为鲁恭王,偶然间拆了山东孔子家族的宅院,结果在墙壁里发现了孔子后人早年间藏匿其中的一部分《尚书》。这部分《尚书》是用秦之前的古文字书写,在当时能够通读的人已经不多,所以被称为《古文尚书》。

随后,孔子后人孔安国对这部分《尚书》进行整理,比伏生所口述的《尚书》还多出16篇。

在这里,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今文与古文的区别。

大家知道,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同时,也统一了天下文字为秦国使用的小篆,将此前六国使用的古文字统统废除。

汉王朝建立后,文字的书写又进一步演变为隶书。所以,伏生所传承的《尚书》,不仅是采用西汉的隶书来书写,也是按照西汉时期的行文、措辞,在原有《尚书》基础上进行了解读,因而被称为《今文尚书》

那么孔子后人宅院墙壁中发现的《尚书》,因为是采用秦统一之前的古文字书写,在汉武帝末年,能够解读古文字的人不多,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文字内容,人们在传承过程中,尽量还会保留古文字的书写版本,因此人们称它是《古文尚书》。

在两汉时期,《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长期地进行“今古文之争”,主要就是争哪个版本能够成为政府层面所认可的学文正统。总的来说,在西汉时期,《今文尚书》在今古之争中占据了上风。东汉时期,在《古文尚书》支持者、当时经学大家郑玄的大力推动下,《古文尚书》又逐渐占据了上风。

汉王朝,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涌现出了许多文化大家。比如司马迁。在他创作《史记》过程中,其主要参考文献就是孔子所整理的“六经”,尤其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著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最主要的参考资料就是《诗经》、《尚书》。

汉王朝之后,华夏历史陷入了一段动荡岁月,先是东汉末年的诸侯纷争,紧随其后西晋王朝发生的“永嘉之乱”以及“五胡乱华”,汉王朝积累形成的文明硕果再次遭到灭顶之灾。

《尚书》将再次面临灰飞烟灭的危机。

(四)

“永嘉之乱”后,晋王朝皇室为躲避北方匈奴,在江南建立了东晋王朝。

东晋建立没多久,百废待兴之际,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梅赜从原先的伏生口述的28篇古文中又解析出5篇)、(伪)《古文尚书》25篇。

两个版本的《尚书》历经磨难后,能够得以保存,自然是一件幸事。

那么,为什么要在《古文尚书》前面加个“伪”字呢?

这个答案,还要在后面的篇幅进行揭晓。

正如上文所述,梅赜献给东晋王朝的《今文尚书》33篇和(伪)《古文尚书》25篇得到当时政府高度重视,作为仅存的《尚书》版本,流传了下来。

到了唐代,中华大地再次迎来了盛世。唐太宗李世民特命孔子的第31世孙孔颖达,编撰《五经正义》,对长期以来由于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以及战乱频繁而造成的古代文献典籍资料散佚、乖错等混乱现象进行统一的整顿与厘定。

其中,孔颖达等人综合多方意见后,最终将东晋时期遗留下来的两个版本《尚书》合并为58篇。

从此以后,唐王朝将重新编撰的《五经正义》,包括重新修订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其对后世我们国家思想、教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我就不再赘述。

到了南宋时期,当时的文化大家吴棫、朱熹开始对流传下来的《尚书》中所谓的25篇《古文尚书》产生怀疑。

这些学者怀疑的依据,主要在于《古文尚书》的文辞、语气平顺易读,字句也很完整,和先秦文献的措辞有很大区别。

自此,历朝历代都有学者对《古文尚书》产生过怀疑并考证。比如明朝的学者梅鷟专门作《尚书考异》,认为它是伪作;清代的学者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对它进行怀疑与考证;而清代另一位学者惠栋作更是作《古文尚书考》,直接揭发其伪作的来源;丁晏则在自己的作品《尚书余论》中认为《古文尚书》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王肃(《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魏国司徒王朗之子,其本人是一位经学家,并非小说描述的那样)伪造。

尽管众多学者不断对《古文尚书》的真伪性进行怀疑,但是并没有妨碍其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从而在中国漫长的王朝更迭中,流传千年,对无数人的思想形成巨大影响。

(五)

对于《古文尚书》的真伪辨认,今天的学者似乎更有发言权。

年7月15日,一批在香港发现的古文竹简,被送到清华大学。

经李学勤、李伯谦、裘锡圭等十一位国内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泰斗专家一致认定,这批竹简的年代为战国中晚期,内容大多为前所未见的“经、史”类典籍——人们将之称为“清华简”。

随后进行的碳14年代测定,得到的数据为公元前加减30年,即战国中晚期之际,与诸位专家观察的结果基本一致。

也就是说,这批竹简是在秦统一之前就被埋入地下,躲过了秦王朝的“焚书坑儒”。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对“清华简”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它的问世,可以和西汉时期“孔壁藏经”和西晋时期“汲冢竹书”的发现相提并论。

那么最令人震惊的,莫过于“清华简”所记载的文献典籍,以《尚书》为最多。

这意味着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候,极有可能都未曾见到这个竹简中所记载的《尚书》古文内容。

因此,“清华简”中有关《尚书》内容的解读,将有利于我们确认传世《尚书》的真伪。

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出版,其中就提到:“清华简”所记载的《尚书傅说之命》,与东晋时期梅赜所献出的“《古文尚书》”中的《傅说之命》完全不一样,进一步确认流传于今的《古文尚书》是伪作。

年11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发布,共发布竹简支,收入8篇未能传世的战国佚籍。清华研究团队表示:其中,《摄命》一篇为西周册命文书,当是《尚书》中失传已久的《囧命》,证明今本《尚书》中《囧命》系“伪古文”。

迄今为止,传世《尚书》中可以确认是伪作的有:《虞书》中的《大禹谟》;《夏书》中的《五子之歌》、《胤征》;《商书》中的《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上》、《太甲中》、《太甲下》;《周书》中的《秦誓上》、《秦誓中》、《秦誓下》、《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都被认为是伪作。

这些伪《尚书》篇目之所以出现词句错乱、甚至通篇造假的情况,原因很多,有的人认为是《古文尚书》在传承过程中,原本就艰涩难懂,再加上残简、断简的缘故,后人传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再就是一些人出于某些利益需要,甚至会自行按照传统《尚书》古文的体裁,杜撰一些文字,录入其中——反正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尚书》。

如今年代久远,想要从现存《尚书》篇目中,甄别出这些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错误、造假,的确是一项艰难、浩繁的工程。

学者们对于“清华简”的钻研工作仍然在继续,这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最为贴近《尚书》原版的文献资料。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和《尚书》有关的奥秘被发现。

(六)

有关《尚书》的前世今生,给大家分享完毕。

从早年间孔子整理“六经”到今天我们以更为先进、科学的技术水准从“清华简”那难以解读的古文字中间探寻《尚书》的奥秘,期间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在这两千年中,我们创造过辉煌、我们行走过低谷、我们曾经面临山穷水尽,却总会迎来柳暗花明。始终陪伴我们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恰是先民为我们创造的文化经典。

一部《尚书》的流传史,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血泪、梦想与希望!

附:迄今为止,所能确认的《尚书》篇目

一、《虞书》,包括:《尧典》、《舜典》、《皋陶谟》、《益稷》,合计4篇。

二、《夏书》,包括:《禹贡》、《甘誓》,合计2篇。

三、《商书》,包括:《尹至》、《汤誓》、《尹诰》、《盘庚上》、《盘庚中》、《盘庚下》、《傅说之命上》、《傅说之命中》、《傅说之命下》、《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合计12篇。

四、《周书》,包括:《牧誓》、《洪范》、《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康王之诰》、《囧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合计21篇。

另有出自“清华简”的尚书古文:《厚父》、《保训》、《封许之命》,3篇。

关于《尚书》的体裁格式,通常有三种分类法:

四种说:典、训诰、誓、命;

六种说:典、谟、训、诰、誓、命;

十种说:典、谟、训、诰、誓、命、征、贡、歌、范。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