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天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又是唐尧诞辰日。尧王后来把王位禅让于虞舜,而虞舜姓姚,因此选择这个日子作读书分享交流,也算有缘。开讲前忽然看到新闻,台湾才子李敖八十三岁高龄病逝,且不管他的个性怎样,同为亲近文字的人,在这个日子分享阅读心得,自然也算一种纪念;前日又听闻台湾诗人洛夫离世,更为文学又少了一个懂它爱它的人而唏嘘不已,仅以此读书交流发言稿表达一份哀思,希望能够送他们一路走好。
受远香书友社邀请,让我作一次读书分享,我的心理有些矛盾。要作阅读分享,对于我这个爱书之人而言,自然是高兴而又觉得有话可讲的,并且那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只是一个人读什么书,其实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事,就像一个人的书房是禁区一样,不会随便让什么人都进去参观一番的。那是什么原因呢?自是因为,从一个人读什么书、藏哪些书,大致可以看出他的心性,他的整个内心世界等于都向大家开放了。但是我想,我也不怕将心灵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因为我本读书人,所思所想光明磊落,应该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所以在此欣然与大家分享我的阅读心得。
我的阅读讲座的题目是《大气阅读,大写人生》。并不是我喜好往大里讲,实乃本人真实的阅读经验与心得,并自己从中受益。同时要说明的是,当今时代,民族复兴,国家正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因此,每有文化讲座,必谈国学。假如谈国学,我也十分乐意,但是,我更愿意遵从内心。说实话,我的文学梦,是从读外国翻译小说开始的。从小语文一路胜出,古诗词方面的试题全部拿下,但也许是我们的教育在记忆和背诵上检测过多,导致语文成绩出众如我,却在国学上败坏了口味。而立之年重新从古典文化中找到精神出路,那是受钱梦龙老先生影响,把古典诗词引为知己,那自然是后话。
我今天的讲座,尽可能还原自己真实的阅读历程,将东西方文化贯通融合,方显我的本意。很多人懂得,艺术无国界,但在我看来,其实文化亦无国界。
我从三方面谈自己的阅读心得:
其一:阅读的“信”和“达”。我国清末新兴思想家严复认为,翻译古文要做到“信、达、雅”。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准确,要不悖原文;所谓“达”,是指译文要通顺明白;所谓“雅”,是指翻译要简明优雅。我将前两点暂时挪用到阅读方法中,我觉得,一个人阅读,首先要做到“信”与“达”。
阅读上的“信”,就是忠于原作者,不要断章取义,不要自以为是。很多时候,我们的阅读连这最基本的都没有做到。比如,我们在语文教学上解读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将作者宣扬基督教博爱教义的文字,解读成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再比如,从道家著作《列子》中选出来的文字《愚公移山》《两小儿辩日》,在原文中都是为宣扬作者的“宇宙无限说”服务,但是我们的教学,却自立一套励志的中心,将重点放在强调“坚持不懈”和“学无止境”上。我的溯源导读法,原本就是力图让学生借助各种形式的资料查阅,学会忠实于原作者。
阅读上的“达”,就是要将书读得通顺畅达,这与古文翻译基本相似。有人读书,因为每天看几页而又不动脑筋的缘故,即使最终将一本书读完了,却始终不知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这就是没有将书读顺畅;还有人读书,前后每个章节的意思不能贯通,每一块对他来说都是孤立的存在,那也是没有贯通之故。这样的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无非就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而已,读得再多也无益。而我从小读书,非常喜欢一口气将一本书读完。那时作业也少,学业也轻松,白天读不完,晚上躺在被窝里也要读;平时读了不过瘾,周日一天,除去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全部用来阅读,经常读得昏天黑地,不知天南地北、身处何时何地,自然能够较为完整、全面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本意。
其二:阅读的“通”和“透”。“通透”一词,原是形容翡翠珠玉等没有杂质、干净透明,我在这里借指阅读上要做到“贯通”与“透彻”,这个意思与“信”和“达”一脉相承。所谓“贯通”就是要将能够摸清作者与整本书的思路与思想;所谓“通透”,就是要反复品味作者借助文字表达的思想内涵与人生况味,最终借以洞察人生。
唐朝韩愈《南山诗》云“蒸岚相澒洞,表里忽通透。”对于这点,我有一个求学时代的读书经验可以分享。当时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很多同学觉得云里雾里、枯燥深奥,而我却在上课专心听讲的同时,还曾将整本书每一章节按照自己的理解绘制了一张关系图,那时我十九岁。现在知道了,我当时所做的,其实就是大家而今在提倡的“思维导图”,可是我在那个年龄就自己无师自通地自发在做了。这张关系图绘制成功后,我也就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深层理论彻底搞清楚了。然后我再从头到底将整本书像阅读小说一样地一口气读了一遍,以熟悉其语言表述方式,从此以后这门功课考试我都遥遥领先,无论填充、选择、简答还是论述题,通通拿下。这为我今后自学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现在自己创建“溯源导读”、“无界思维”和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思维方式。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亦曰:“凡事见得通透了,自然欢说。”对于人生来说,将世事看“通透”了,对于心灵的安闲舒适非常重要,而一个人如能善于向优秀的著作借力,通过阅读的“通透”达到人生的“通透”,借由优秀头脑的间接经验,直接点亮自己的人生之光,这本身无疑就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我有一个书呆子母亲,读过的书不算少,但在生活中却实在不能算一个明理的人,这就是读书没有达到“通透”的结果。众所周知,孔子曾向老子问道,《庄子天运》就有一段老子对孔子说得话:“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人,把鞋印当成“先王”的鞋或者脚,甚至当成“先王”本人。殊不知鞋不等于脚,脚更不等于整个人,这就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又一例证。
其三:阅读的“入”和“出”。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书法有“入帖”与“出帖”的讲法。只有先主动“入帖”,通过临习古代碑帖,领悟古代书法的精神,再追求“出帖”,不拘泥于原有的书法传统,而是巧妙融入自己独特的心得与领悟,方能融汇会贯、推陈出新,最终真正创造自己专属的书法风格。入帖是仿效,是学书的基础,是条件与能力,出帖则指灵活运用的过程,是运用已掌握的条件进行创作。只“入帖”而不“出帖”,则会导致食而不化。若一味想要“出帖”而忽视了“入帖”的根基,则终究因缺少传承而没有生命力。
阅读也是如此,如果一味埋头读书而不跳出来,最终会成为一个百无一用的书呆子,一个呆板的两脚书柜。我见过不少这样的读书人,记忆力特别好,对别人的作品虔诚得几近狂热,他们可以大段大段地引述作品的原句,却根本不知道整部作品的思想内涵,也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阅读心得;同时,这样的人,往往对于谁、写了哪些作品,熟悉得如数家珍,但对于每部作品,却都没有自己用自己的头脑加以分析。这就是典型的“入”而不“出”。
还有人阅读《红楼梦》,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