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所写的张飞鞭打督邮,在历史上

《三国演义》第二回所写的张飞鞭打督邮,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刘备因为讨黄巾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安喜县中尉。上任不到四个月,朝廷降诏:凡是因为军功被任命为地方长吏的都要淘汰。刘备疑心自己也在被淘汰之列。适有督邮到县,对刘备态度傲慢,有索取贿赂之意。刘备对百姓秋毫无犯,没有财物给他,督邮便勒令县吏诬称刘备害民。

刘备几次去见督邮,都被门吏拦住,不放他参见。有五六十个老人也去见督邮,要为刘备求情,也不许参见,反遭把门人驱赶殴打。张飞喝了几杯闷酒,乘马从馆驿前过,听了众老人的讲述,不禁勃然大怒,径人馆驿,把督邮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绑到县前的马桩上,折下柳条鞭打,一连打断柳条十余枝。刘备闻讯赶来,急喝张飞住手。旁边转过关羽来,主张杀了督邮。刘备没有杀他,取印绶挂在他的脖子上,与关羽、张飞等人离开了这里,到代州去投刘恢。

张飞鞭打督邮

《三国志》和《典略》的记载

鞭打督邮的故事,史书上也有记载。《三国志先主传》说:刘备讨黄巾有功,拜官安喜县尉。督邮因公事到县,刘备去拜谒,门下不给通报,刘备直闯而入,捆绑了督邮,用棍棒打了二百下,解下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把他绑在拴马桩子上,弃官逃亡而去。

《典略》也有记载,在情节上与《三国志》略有出人,而且要详细一些。说是州郡接到朝廷的诏书,凡是因军功而作了地方长吏的,都要淘汰下去。督邮到县,刘备事先已经知道自己应被淘汰,听说督邮住在传舍(驿站),想要求见,督邮称疾不肯接见。刘备怀恨在心,回到了衙门,率领手下吏卒又到了传舍,突然闯了进去,诈称:“我奉府君(太守)密令,收捕督邮。”说着便从床上把督邮捆绑而去,押解到中山国的边界中,解下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把他绑在树上,鞭打一百余下,想要杀了他。督邮苦苦求饶,方才住手而去。

督邮剧照

看来《三国演义》主要是取材于《典略》而加以改编的,改编后的情节就与《典略》大有出入了:

第一,鞭打督邮的本是刘备,却改为张飞。

第二,刘备鞭打督邮的原因,本是督邮到县以后,刘备知道自己在被淘汰之中,要求拜见督邮,挽回一下局面,督邮却称疾不肯见,因而刘备怀恨在心;并不是像《三国演义》所说的督邮要索取贿赂和诬称刘备害民。

第三,鞭打督邮的情节也有了改变,特别是《典略》说刘备鞭打督邮后,还想杀死他,由于督邮苦苦求饶而止。《三国演义》却说张飞鞭打督邮时,刘备闻讯赶到,急喝张飞住手;关羽提议杀死督邮,刘备未从。

刘备剧照

经过对比,我们便会发现:《三国演义》采用了史书上关于鞭督邮故事的框架,却在内容上作了根本性的改动,从而也就改变了事情的性质。

首先,是鞭督邮的合理性问题,就是说:是否打得有理。按照史书的记载,督邮到县,是奉朝廷的诏命,来解除刘备的县尉之职的,同时被解职的一定还有另外一批人,分散在各地。王命差遣,公事公办,督邮本人并没有决策权,仅仅是执行命令而已。何况当时军阀割据和混战的局面已经逐步形成,朝廷要淘汰武人出身的地方官员,自有其一定的必要性。

刘备剧照

刘备恨督邮的原因,是本想见见督邮,走走后门、打通关节,而督邮却称疾不肯见他。这从消极方面来说:督邮有官僚架子,盛气凌人;而从积极方面来说:也有堵住后门不徇私情的意思。当然,从督邮的角度来看,见见刘备,做一些解释工作,缓解一下矛盾,也未为不可;而从刘备的角度来看,只因为人家不接见你,便把人家打得死去活来,还要杀死人家,未免太过分了。

这适足以表现他作为一介武夫的嚣张气焰,打得不算有理。《三国演义》增加了督邮想要索取贿赂,勒令县令陷害刘备,以及几十个老人求情被驱赶殴打等情节,这样一来,事情的曲直便发生了变化,刘备就从无理变成有理了。

刘备剧照

移花接木

其次,《三国演义》搞了一个移花接木,把鞭打督邮的人改为张飞,这是为了突出张飞的粗暴性格和刘备的宽宏仁厚的气质,但却违背了客观史实。又把要杀死督邮的主意,扣在了关羽的头上,这又进一步违背了客观史实。为了塑造典型的需要而任意歪曲史实,这是写历史小说的人应该引以为戒的。

《三国演义》所塑造的张飞的形象,是很生动、很丰满的。他“身长八尺(合今多厘米)豹头环眼,燕颔甲虎须,声若洪雷,势如奔马”,性情粗暴魯舞,心直口快,疾恶如仇。《三国演义》把许多冒失的事过头的话,常常安排在他的身上。根据史书的记载,张飞是一员猛将,如在当阳之长坂。“据水断桥”,就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勇猛,魏国的谋臣程昱(玉yu)等人称关羽和张飞是“万人之敌”。

张飞剧照

张飞的性情却很粗暴,经常鞭打士卒,终于因此而丧命。但张飞还有另外的一面:在取蜀战争中,他义释严颜,在巴西智破张郃(合he),都说明他也有一定的谋略。张飞还善于书法,字体妩媚。

所有这些,都说明张飞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大老粗。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论张飞和关羽“并有国士之风”;又说张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这就是对张飞的“两点论”,看来历史上的张飞要更复杂一些。

张飞剧照

至于刘备,根据史书记载,和他当代的一般统治者相比,确有仁厚宽宏的一面,但此人“喜怒不形于色“,很内向,有时也流于狡猾,在处境不利时,深明韬晦之道,而在机会到来时,出手又很毒辣,并不是一个婆婆妈妈的老好人。

在当时群雄角逐的环境中,如果他仅仅是一个老好人,恐怕早就被逐出政治舞台了。作为一个“不甚乐读书”的武人,在他还没有发迹的时候,有过动手打人的“前科”,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