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从作文难写的困境中走出来

致力于白癜风的研究 http://www.csjkc.com/

国庆放假在家,好不容易有时间陪一下孩子,看看他们的作业,当要看我女儿的作文时,我女儿不给看,怎么讲都不给,其实我心里清楚,她是作文写不好怕我批评。说到这里,我也感觉蛮愧疚的,一直都在外面工作,没时间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于是,我在网上搜搜相关资料,虽然关于提升写作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方法值得推崇,下面给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如何才能使学生从“作文难写”的困境中走出来,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关键,经典阅读能有效提升写作素养。根据学生的实际,在平时的阅读指导中本着“兴趣激发,授之以渔,读写结合,提升素养”的宗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小学生读写体验少,生活经验少,写作能力普遍不高,究其原因是他们腹中空空如也。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米”下锅是“炊”之前提,如何从阅读经典入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修养,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投石激浪,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亦是阅读名著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的阅读往往是草草了事,达不到什么效果。我们需要一个好的开端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破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这是语文教师的重大使命。

1.管中窥豹——激起阅读经典的欲望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中编入了很多名著的片段,这些片段就是一把把打开名著阅读的钥匙。教师不妨试着从课堂出发,通过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学习《景阳冈》一课,文章通过记叙武松独自一人过冈打死一只老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力大刚猛的性格特点。理解了《水浒传》中的武松英雄壮举后,教师不妨就此展开拓展,告诉学生,这仅仅是《水浒传》中关于武松的一个故事,他还有“醉打蒋门神”“武松血溅鸳鸯楼”“怒杀潘金莲”等传奇故事,也都非常精彩;还可以告诉学生,《水浒传》中的将,个个都有不同的性格,每个将领都有高强的本领,每个人物的描写都栩栩如生。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与期待。

2.横向比较——展现经典名著的魅力

现在学生对名著缺乏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视频的影响,其实,略加比较,名著的文字魅力就会显现出来。如在上《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篇章的课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应的影视片段,让他们主动比较原著与影视剧的相同与不同,教师继而组织观后交流和讨论,探究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再好看的影视剧也无法把经典名著中的文字之美、意象之美再现出来。这会大大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

3.亲子阅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不妨利用这个资源,与家长合作,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这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我制定了亲子阅读登记卡,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在墨香四溢的家庭书房中共同阅读,记录下每天阅读页数,评析书中优美的语段,畅谈双方读后的感受。当徜徉在《水浒传》等名著的美妙天地中,与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等促膝长谈时;当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讨论书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时,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受益匪浅。家校协作能够使学生的阅读量明显提高,而量的累积必定带来质的飞跃。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阅读

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后期的指导工作要及时跟上。因为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切实有效的方法,让阅读成为真正的“有效”阅读。

有效监督——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

可以按照“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的方式,每周开设一到两节专题阅读课。每天中午40分钟的阅读时间全班共同阅读一本名著,每天晚上要求有30分钟的亲子阅读时间,双休日每天能自觉地阅读名著一个小时。对于学生的名著阅读计划,要及时跟进督促,每日、每周要有检查或考查。

确定书目——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著

名著阅读的关键在于选择,盲目的阅读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要科学地选择。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书目,教师不作硬性的要求,重在参与,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减少阅读的心理压力,避免畏难情绪,教师可降低要求,从读名著简本开始。这样几个月以后,学生都已读过三四本或更多的名著。一旦他们达到了初步的目标,自然就对名著的阅读更有兴趣。教师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阅读有一定难度的原著的计划。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去阅读,既不影响正常学习,还能对名著产生更多兴趣,最重要的是能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教益。

扎实、具体——灵活运用阅读技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读名著与读通俗读物不同,要有体会、感悟和成效,既要掌握阅读方法,也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基本方法:“博览”与“精读”相结合。“博览”就是“观大略”,阅读前先简略翻阅前言、后记和目录等,对作者以及书的背景和大致内容形成初步印象;“精读”,就是仔细阅读,写读书笔记,如撰写摘要、绘制时间线、撰写感悟心得等。对于阅读方法也不能强求统一,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挥。

三、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齐头并进

利用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品味,很好地用以指导写作。在写作时,巧妙借鉴名著技法,读写相得益彰。

适时摘抄——丰富积累,夯实基础

学生只有大量并且广泛地积累资料,写起文章才能胸有成竹、言之有物。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材所选人的经典名著阅读文本可谓文质兼美,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积累本,自己取一个名字,要求他们坚持摘录读过的好词、好句、好段,然后写读书笔记或阅读感受,同时要求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作文中进行运用。经过数年积累和训练,学生的词汇量明显增加,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

适时评赏——成果汇展,放飞灵感

每个学期,我都尽量给学生设立一个展示阅读成果、分享阅读感受的平台。如阅读名著一段时间后,我开设了“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天选一节语文课,由一名学生向全班推荐名著的经典片段或读后心得,并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参与评比。定期组织并选出优胜者,文章贴在宣传栏内供学生阅读。定期举行读书笔记展,让学生观摩交流,评选最佳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让获奖学生登台介绍经验。阅读量多了,写作才会在量变上产生质变,写作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读写结合——阅读与作文齐头并进

关于阅读有句比喻:读书如同蚕吃桑叶,而写作就像蚕吐丝。蚕不断地吃桑叶,自然就会吐丝,不给吃桑叶,就不能吐出丝!可见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若能将读和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可在提高阅读质量的同时又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好的作品,特别是名著,是学生写作的优秀蓝本。可以让学生阅读后,对照原作开展仿写、缩写、改写、续写等。而学生为了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自然就有了阅读的动机和欲望,这时他们就会求助于原作。带着写作任务的阅读更具有了指向性和目的性,自然就能提高阅读的效率。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准读写结合点,教给学生表情达意的要领,教会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和用心,精心推动由阅读到写作的转变过程,扎扎实实地掌握写作技能。

名著世界博大精深、广袤无垠,借鉴经典,从经典中学习写作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阅读带动了写作,学生对写作文不再存有畏难情绪;学生的写作又进一步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写作又带动了更深层次的阅读,学生写作的兴趣逐渐培养起来,逐步进入了良性循环。教学中,只要我们找到、找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相信就能互动互促,收到良好效果。

关于提升小孩写作水平的方法,大家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