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的纸马
结义篇17
布衣豆腐说水浒系列
第十七回
为什么没上五台山盟誓的那几个人,
就是提前离开梁山集体的那几个人?
上回我们说到,宋江在征辽得胜之后,带着亲信曾经去五台山拜会活佛智真长老。大家再次拈香礼拜,设誓道:“只愿弟兄同生同死,世世相逢!”在此,宋江他们再一次仿效了桃园结义,再次发出了同生共死的吼声。这样,宋江们的兄弟结义,分别使用了道教与佛教两大仪轨,兄弟们的情义,自然也就固若金汤,万无一失了。
当然,宋江这次并没有与所有梁山兄弟盟誓,因为公孙胜是道教人士,不便上佛教的五台山去拜见活佛,同时,军队不能没有人统领,所以卢俊义就被留在山下掌管军马。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他们几个也随着卢俊义一起管领大队军马,陆续前进。所以,宋江是带领着除掉卢俊义、金大坚他们之外剩下的一百零一人,去单独另外盟了誓。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处闲笔。其实可能大有讲究。
插图:唐鼎华
你看,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四个,本来就是一些艺术家、文学家、演员,本来就不是能征惯战的将军,如果需要留守军马,派遣将军,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几个文弱之人。自然,你可以说,山下留守也没有什么风险,宋江他们上五台上,也不过就是短暂的片刻,之所以在山下需要派人留守,也不过就是意思意思,所以宋江是派了一些最无足轻重的人去留守了山寨,这听起来也很合理。
但是,在宋江率领已经招安为宋军的梁山军团,南下征讨方腊,初次完成渡江战役,众将中死了宋万的时候,宋江曾经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他说:
“我等一百八人,天文所载,上应星曜。当初梁山泊发愿,五台山设誓,但愿同生同死。回京之后,谁想道先去了公孙胜,御前留了金大坚,皇甫端,蔡太师又用了萧让,王都尉又要了乐和。今日方渡江,又折了我三个弟兄。想起宋万这人,虽然不曾立得奇功,当初梁山泊开荆之时,多亏此人。今日作泉下之客!”
宋江在这里,总结历数了征讨方腊之前,离开了梁山的兄弟,他们是公孙胜,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这份名单,与宋江五台山再次结义的时候,没有上山的人员名单,完全一样。只是五台山盟誓那次,没参加盟誓的人员中,多了一个卢俊义。
在公孙胜,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这五个离开梁山的人员中,公孙胜是主观主动离开,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是客观被动离开。但是都终究是离开了梁山,也客观上违背了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大结义时候彼此志同道合,永不分离的庄严承诺。也许你会说,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四人被达官贵人看中,他们也是身不由己,他们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啊,不能怪他们本人,都是徽宗皇帝与蔡京他们的过错啊。但是,宋江在五台山盟誓的那个时间点,远远早于这四人之后被朝廷点名离开的时分,在五台山盟誓的时候,宋江已经精准地将这四人留在军中,没有带他们再次盟誓,结为兄弟,而日后,这四个没有被宋江再次结为兄弟的人,就果然真的就纷纷离开了宋江他们。你觉得,这,还是偶然吗?这个问题,留给我们以后细细探究。
辽金铜人老赵藏品
在实践中,宋江兄弟对结义誓言的恪守与尊奉,甚至比结义原版的桃园兄弟还要深刻与坚定,你看,《三国演义》中,虽然刘关张三个兄弟情同生死,发出了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誓言,但是三个兄弟到最后并没有真正地遵守这个誓言,而是把这种誓言视为一种愿望,也就是说,这个誓言并不是真的要求参与发誓的人,在兄弟真的死了的时候,自己也去自杀追随,以便达成同死的诺言。而是说,这种誓言只是表达了一种情同手足的情感倾向而已。作为真的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弟,死了哥哥,弟弟尚且不需要去寻死,何况是异姓兄弟呢?所以刘关张三个兄弟当中,关羽走麦城死了,刘备只是伤心过度,不理朝政,但是并没有去一头撞死,张飞也只是整天酗酒打人,也没有去一头撞死。因为作为大哥的刘备,不顾国家利益,举国去为兄弟报仇,作为小弟的张飞,催着大哥出兵,这在兄弟的情分上,已经做得足够了。不必要用死亡去标明自己的结义心迹,去履行结义时同死的誓言。
异姓兄弟结义的情分,就只要跟宫天挺杂剧《死生交范张鸡黍》中的范式与张劭的友情那样,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东汉山阳人范式与汝阳张劭友善,结为生死之交。范式跋涉千里赴张劭家登堂拜母,张家以鸡黍相待,约定来年张劭去山阳范式家,同样以鸡黍相待。不料张劭不久即病故,张生托梦与范式,告知自己的死讯和下葬日期。范式千里迢迢,赶至张家,为张劭主丧下葬,并为之守墓百日。其中有一段结义兄弟的情愫表白:
“猛思量,在时节,我和他一处行,一处歇,戚同忧,喜同悦,生同堂,死同穴。到黄昏,厮守者。据平生,心愿彻。”
虽然范式并没有去死义,但是已经是仁至义尽的表率。
插图:唐鼎华
但是,作为同样发出誓言,要同生共死的异性兄弟,水浒中却有真的去实践共死的好兄弟,那就是吴用,花荣与李逵。当宋江知道自己被奸臣下了毒酒,即将不久于人世,他就把李逵召来,也在酒中下毒,让李逵为自己的道义陪葬。宋江对李逵说:“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作为大哥的宋江,既让兄弟陪葬共死,也跟兄弟约好,死后阴魂相聚,作为小弟的李逵,全不反抗,自家的性命,大哥尽管拿去,打什么要紧,“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活着的时候是哥哥的好兄弟,死了也做好兄弟。这才是真正的彻底的同生共死。
插图:唐鼎华
同时,宋江在死前,“自从与李逵别后,心中伤感,思念吴用、花荣,不得会面”。也就是说,作为大哥的宋江,临死之前,一直在思念的,不是自己的老父亲,也不是自己的亲兄弟宋清,而是结义兄弟吴用,花荣。而且,结义一百单八个兄弟,而宋江在临死之前,独独思想的,是这两个。可见情分与旁人完全不同。
而作为小弟的吴用,自到任之后,常常心中不乐,每每思念宋公明相爱之心。宋江死后,他心情恍惚,寝寐不安。宋江托梦之后。他含着泪水,次日便收拾行李,不带从人,独自迳往楚州来。在宋江墓前,吴用以手掴其坟冢,哭道:“今日大哥既为国家而死,托梦显灵与我,兄弟无以报答,愿得将此良梦,与仁兄同会于九泉之下。”言罢痛哭。下了决心上吊自杀,要自己的魂魄与宋江同聚一处,追随宋江而去。
作为另外一个好兄弟花荣,同样到任之后,无日身心得安,常想念众兄之情。为了追随宋江大哥,他不顾自己有幼子娇妻,人伦之欢,竟然愿意舍弃前程,舍弃家庭亲情,而追随仁义大哥而死。
辽金铜人老赵藏品
最后,宋江大哥,与三个小弟终于圆满地实践了共死的誓言。宋江不思念自己的亲兄弟宋清,满心思念的都是自己的结义兄弟,花荣不顾自己的妻子儿子这种最亲的亲情,眼中也只有仁义大哥的情义。他们的这种结义,虽然是追随的桃园经典,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中,乃是比桃园结义更为深切的结义。
书中还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叙述,说:“且说宋清在家患病,闻知家人回来,报说哥哥宋江已故在楚州,病在郓城,不能前来津送。后又闻说葬于本州南门外蓼儿洼,只令得家人到来祭祀,看视坟茔,修完备,回覆宋清,不在话下。”
由此可见,亲哥哥死的时候,作为宋江亲弟弟的宋清,并没有前来发送,等到宋江葬在蓼儿洼之后,亲弟弟宋清也没有来祭祀,而只是委托家人前来祭祀看视休憩洒扫。而已。
由此可见,兄弟亲不亲,兄弟有没有深情厚谊,与是不是有血缘关系,是不是亲生兄弟,没有半毛钱关系。
三世佛
无锡纸马陶氏木版年画第四代传承人陶晓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