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上午,《文化传承与理解视角下语文教学实践探究》课例交流活动在玉林小学举行。玉林小学、清华附中丰台学校、海淀实验小学丰台分校、扶轮小学参与了此次活动。
《用奇谋孔明借箭》
第一节课由玉林小学张凯老师执教六年级《用奇谋孔明借箭》一课。
《用奇谋孔明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根据文体特点,老师确定了“品读人物形象”、“感受故事情节”为主要线索。
从智谋角度把主要人物排序并说明理由。学生在读思批画中,落实有理有据地评价人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小说的特点这三个教学目标。在互动交流中,学生能够有理有据地评价人物,感受着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根据阅读时心情的变化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把情节进行排序。进而感受到好的故事应该是跌宕起伏的特点。
完成两次排序任务中,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从而发展关联性思维。
《学弈》
第二节课由清华附中丰台学校杜一欣老师执教五年级《学弈》一课。
构建关联,进行思维训练:关键词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联、课文插图与文本之间的关联、文本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历史背景与文本内容之间的关联,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比较阅读发现文体特点:通过《学弈》与《弈秋败弈》两篇文章的对比,找出两篇文本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使比较贯穿于阅读思维的过程之中。在比较阅读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材料,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文体特点,并能仿照文章结构,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望庐山瀑布》
第三节课由海淀实验小学丰台分校万方老师执教五年级《望庐山瀑布》一课。
《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把深入感受庐山瀑布的壮美这条明线和初步感受诗人豪放、夸张、洒脱的诗风这条暗线相结合,让这两条线索贯穿始终。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师先紧扣词句品意境,让学生自由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通过品味,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正是通过写自己所看到的,所联想的,表现了瀑布磅礴的气势再反复诵读体会情感。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精湛的语言艺术,指导反复诵读,欣赏意境美,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相辅相成。
教学设计与课题研究的相关性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去体会李白的古诗风格。鉴于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关于关于李白的古诗,例如《静夜思》、《赠汪伦》、《早发白帝城》、《夜宿山寺》等,而本课古诗《望庐山瀑布》更是典型利用了夸张手法写庐山瀑布,以此,教师整合了学生之前学过的《赠汪伦》、《早发白帝城》、《夜宿山寺》中运用到夸张手法的古诗,让学生去体会李白豪放的诗风。
《别董大》
第四节课由扶轮小学高凤霞老师执教四年级《别董大》一课。
基于扶轮小学的教研主题《采用吟诵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实践研究》,设计了《别董大》的教学环节,本课的教学目标紧紧围绕研究主题制定的。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①学生通过聆听吟诵和自己吟诵,品味诗的意境,体会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感。②尝试运用吟诵这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品诗意悟诗情。③尝试将诗词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为了很好的达成目标,教师先让学生正确的读古诗,再通过长长短短的诵读古诗走近古人,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最后将长长短短的诵读加上调子唱出来,就是古人吟诵诗词的方法,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的情感。当学生不能很好的体会出董庭兰的愁什么的时候,教师不仅出示篆字的愁,让孩子体会他的愁,还及时的为孩子提供出董庭兰的资料,为学生更好的理解他愁前路,愁知己,搭好台阶,让孩子们理解得水到渠成。接着教师又设计了师生互动表演劝慰董庭兰的环节,通过师生模仿古人的对话,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诗人与董庭兰之间深厚的情谊。“莫”愁前路无知己,这句诗的“莫”教师通过入声字的短促有力,让孩子再次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激励与安慰。
本课通过诗中标红的字短读,带小尾巴的字长读,向孩子渗透平长韵更长,入声字读时短促有力的吟诵知识。在课的结束环节时教师设计了诗的语用,让诗词浸润孩子们的心灵,从而铺展自己的诗样年华。
四节课后,各校牵头人对四节课进行了细致点评,并就“古诗文学习方式”展开深入的交流。
本次活动,展示了多种古诗文学习方式。促进了校际的交流,提高了认识,共同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