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三国历史,真的像电影、电视剧、小说《三国演义》那样精彩绝伦吗?
小编认为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的确很成功,大部分人对三国历史都是从这部小说当中获取的。但对于其中的内容,三分真,七分假,经过了大量的艺术加工。我们不能将其当作史料看待,其中的内容也应该理性看待;今天小编将为大家梳理几点《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不同之处;
桃园三结义
1、虚构的“桃园三结义”,在《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其实没有这段感人肺腑的结拜。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历史上的刘关张三人是在起义军内部相识的,因为刘备善于结交,又才能出众,张飞和关羽才选择效忠了他。虽然三人算是关系很好,但终究“君臣有别”,不可能以结拜为异姓兄弟,这样就乱了阶级与辈分,古人对尊卑是刻在骨子里的,不肯能改变。
貂蝉
2、虚构的“三国第一美女貂蝉”,王允为了除掉董卓,导演一出王允先将侍女貂蝉敬献董卓,后又约吕布和貂蝉相见,使他们情愫缠绵,董卓和吕布因为美女貂蝉争风吃醋导致两人变脸,最后除掉董卓的故事,历史上并没有讲貂蝉这个人。
3、虚构的“三英战吕布”,刘关张大战吕布,小说中的这一章节可谓是让人热血沸腾,更是刘备等人成名之战,然而实际上,当时刘备等人并没有参与讨伐董卓,自然也就是没有跟吕布大战的了。据史料记载,吕布是被孙坚所击退。
4、虚构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讨伐董卓的只有十四路诸侯,而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十八路诸侯。其中北海太守孔融、北平太守公孙瓒、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根本不在讨伐董卓的众诸侯之内。
5、虚构的“曹操献刀杀董卓”,曹操献刀杀董卓失败而逃亡,根据正史记载并不是曹操要诛杀董卓,而是当时他觉得董卓会战败,他不不愿归附董卓,所以逃亡而出。正史并没有他献刀的记载。
6、虚构的“曹操刺杀朋友吕伯奢家”,历史上没有曹操在逃亡时,路过其父朋友吕伯奢家,并半夜听到磨刀声,以为吕伯奢要杀自己,而先下手为强杀掉吕伯奢家这回事。小说只是为了凸显曹操的人物性格特点而添加的剧情;
关羽
7、虚构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关羽温酒斩华雄,小说在这一幕中展现出来关大哥的过人武力,然而实际上在正史当中华雄是被孙坚所斩杀的。这与《三国演义》所讲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完全不符。
8、虚构的“斩颜良、诛文丑”,在正史当中,颜良确实是被关羽斩杀的,不过诛文丑却是曹操部下所为,和关羽没有关系。
9、虚构的“过五关斩六将”,《三国演义》为关羽寻兄所设计的道路非常曲折。实际上五关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而且相隔也非常远,所以关羽并不需要经过,另外还有记载说当时关羽是直接从许昌到汝南投奔刘备的,可见并不存在过五关斩六将的事情。
诸葛亮
10、虚构的“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是积极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文人都想有番作为,而并非《三国演义》所说的诸葛亮面对刘备的再三恳求,才答应出山。
11、虚构的“张飞在长坂坡当阳桥吓退曹军百万”,历史记录当阳桥张飞吓退曹军五千人,而且曹操此时不在军中;用现代科学说也不可能一声大吼就把人吓死了;#秋日生活创作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