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兴化的文化传承及由来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江苏兴化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人杰地灵。年前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从宋到清的一千年间,兴化有人中举,93人中进士,1人为状元,在全国的县市里比较少见。

元末明初兴化人施耐庵著作《水浒传》,是中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他还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师父;明代兴化道士陆西星是《封神演义》的作者;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华阳洞天主人)校注《西游记》;另外还有著有《梼杌闲评》的李清、编入过中学语文课本的《报刘一丈书》作者中原才子宗臣、理学贤人韩乐吾、诗书画三绝郑板桥、有“东方黑格尔”之誉的《艺概》作者刘熙载等等,孔尚任也曾在兴化的拱极台上写作剧本《桃花扇》......

今天,小城兴化又走出了著名作家毕飞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朱辉(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干,著名作家费振钟、顾保孜、庞余亮、顾坚、梅国云、刘仁前等一大批文学工作者。

兴化的以上这些文化成就与周边的县市相比,尤为突出,不能不让人在感慨之余,想进一步追寻其深层次的原因。

兴化古称“楚水”,又名昭阳,战国时候曾属吴,吴被越吞并后属越,最后楚国灭了越后归楚。兴化受楚文化影响极深,至今都被称为“楚水”。

楚国大将昭阳(生卒年不详)原为大司马,主管楚国军事,楚怀王六年,为了护送流亡在楚国的魏公子回魏国当太子,昭阳率兵攻打魏国,获得全胜并占领了八邑,威震六国,史上称之为“襄陵之战”。战争获胜后,昭阳被任命为楚国令尹,楚怀王还将传国之宝“和氏璧”赏赐给他,并将“古勃海之地”(今江苏兴化一带)封为昭阳的食邑,昭阳在得到著名的纵横家陈轸”画蛇添足“的劝告后,放弃了对权力的争夺,一直呆在封地,直到死后葬于兴化城西的阳山。

当昭阳率楚国贵族昭、景、屈三姓子弟来到兴化之时,负责主管和训导这三姓的“三闾大夫”屈原也随之前来,并行吟于“楚水”泽畔。所以昭阳成为了兴化的人文始祖,兴化也跟和氏璧和大文学家屈原有了联系。为了纪念屈原,兴化城区至今都有三所庙宇,即三闾大夫庙、屈子祠和竞渡庙。

楚将昭阳像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吴县(今苏州)人,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曾管辖兴化数年。范仲淹本是泰州东台西溪的盐官,因看不下海水倒灌给百姓造成的苦难,上书朝廷要求修海堤,后被任命为兴化县令,主修捍海堤(即范公堤)。除修海堤外,他还十分重视发展教育,在兴化建学宫,施教化,倡导读书学习之风,是兴化千年来文风昌盛的开始。

范仲淹在兴化南城外沧浪河边建文庙,内设全国最早的学宫,学宫内有文会堂和清风堂。是当时兴化最初的官办学校,为兴化士人读书、会文,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他还延请他的好友、同科进士滕子京(即岳阳楼记里的滕子京),海陵名士许元、周梦阳、查道等到兴化学宫“论道谈艺”,讲学交流,开阔兴化士人的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激发了他们读书作文的兴趣,为因水网众多导致交通闭塞的兴化打开了通往知识殿堂之门,在兴化形成了以读书为荣的良好风气,是兴化建县以来教育发展的标杆。

此后兴化学风日盛,人才迭出,这都与范仲淹任兴化知县重视发展教育,打下的良好基础是分不开的。兴化民众为表达对范仲淹的感恩之情,在范仲淹任县官时所建的“古香堂”内设至圣先师孔子牌位,将范仲淹牌位列于孔子之侧,加以供奉,这在全国,包括范仲淹故乡苏州,他都无此殊荣;兴化建范文正公祠,也早于苏州,是全国第一座范公祠;景范名堂,成为“昭阳十二景”之一;东门外大街以北命名为文正里,也是纪念范仲淹的。现在兴化宋县衙内有范仲淹纪念馆,兴化还有景范学校、文正实验学校、景范大桥等,都是对他在兴化知县任上筑堤、兴学、造福兴化百姓的最好评价。范仲淹对于兴化的贡献,类似苏东坡对于海南儋州的贡献,即开了一方的民智,所以范仲淹被称为兴化的教育始祖。

范文正公像

张士诚,汉族,元末兴化白驹场人(现属盐城大丰),元朝末年江浙地区割据势力,是当时三大势力之一,另外两个是陈友谅和朱元璋。

张士诚出身盐贩,至正十三年(年)春与弟弟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十八根扁担齐上戴家窑,一路杏花(兴化)屯,顺带高邮州。先后攻克兴化、高邮。在高邮称诚王,立国号大周,后由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克常熟。至正十六年(年)二月,定都平江(今苏州),改平江为隆平府。次年八月,降元,受封为太尉,割据浙西。此后六年间,逐年向元输纳漕粮。至正二十三年(年)春,遣吕珍攻安丰,逼走韩林儿、刘福通。九月,称吴王,停供漕粮。与朱元璋战,屡败。至正二十七年(年)九月,平江城破,被俘至应天(今江苏南京),自缢死,时年四十七岁。、

吴王张士诚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曾经大力支持张士诚政权的苏州(定都处)、兴化(起兵处)两地人民心怀不满,迁部分兴化人到天津卫,并将苏州和江南一带原先支持张士诚的居民通过苏州阊门走水路迁往兴化及周边地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洪武赶散”。后来随着长江、黄河、淮河等的泛滥和淤积,盐城一带又长出了许多的陆地,老百姓又从兴化、姜堰、泰兴一带再往东和北部移民,所以至今苏北一带很多都是洪武赶散的移民后代。兴化也从洪武赶散前的三千多户,八千多人口,发展到今天最多达到万人口。

苏州阊门寻根纪念碑

洪武赶散将苏州及江南的大量读书人迁到了兴化,成为明清两朝兴化文化发达的最主要原因。兴化历史上有名的郑板桥、李春芳等的祖先都与洪武赶散有关。比如郑板桥家族是汉代大学者郑玄的后裔。郑板桥的祖先郑重一、郑重二兄弟从苏州阊门迁入。再比如李氏先祖李和,原居江南句容。他和其弟李秀一家渡江前往苏北。其弟李秀留在了兴化,成为兴化李氏的始祖,是明代状元首辅李春芳的高祖。施耐庵更不要提了,他没有去过山东水泊梁山,原本是张士诚的部下,兵败后隐居于故乡兴化,并将张士诚的军旅事迹与兴化水网及张荣抗金故事相结合,写出了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凡此等等,不胜枚举。

兴化历史文化的卓著成就与当地独特的人文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崇文是兴化的重要传统。千百年文化的养育与熏陶使得兴化人表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文化气质,我们感谢兴化历史上众多先人的不懈努力,后人不断传承了”垒土成垛,择高向上“的奋斗精神,我们也期待兴化的明天会更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