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诸葛亮称得上伟大,不过演义中则将他刻画成了神。为了突出诸葛亮,有八个同样伟大的人物被黑惨,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吧。
八曹操曹操戎马一生,有胜有败,整体来说颇有军事才能,在整个汉末三国都属于佼佼者,再加上能文能武,综合能力来说个人认为称之为三国第一人都不为过。
但是到了《三国演义》中彻底被打成反派,为了衬托诸葛亮甚至做了多次“小丑”。比如华容道三次“哈哈哈”,先后引出了赵云、张飞、关羽……
然而,历史上这些根本不存在。
七刘备尽管《三国演义》是将刘备当作正面人物来描写,但是塑造的一点不讨喜,而且还把能力拉低了很多,特别是诸葛亮出山之后,刘备完全成了背景,罗贯中甚至把本属于刘备的亮点加给诸葛亮。
比如在封四将军时,历史上诸葛亮曾担心关羽会对黄忠不满,而刘备早就想到了这一层,还说有办法应对。到了演义里,二人角色互换,担心的成了刘备,反到诸葛亮谈笑风生,胸有成竹。
最逗的是华容道诸葛亮派关羽守最后一关,刘备质疑关羽义气必然要放走曹操,诸葛亮说夜观天象,曹操命不该绝,刘备居然说“先生真神人也”。我想如果现实中诸葛亮敢这么说,刘备肯定一剑砍过去,管你什么卧龙不卧龙。
六庞统演义中庞统与诸葛亮齐名,能力是有的,但是比诸葛亮有很大差距,最明显的就是胸怀。
刘备入蜀,留诸葛亮守荆州,庞统随军,原本庞统已经是近水楼台,却存了和孔明争锋的心思,特别是诸葛亮书信刘备,说有将星陨落时,庞统居然认为好朋友怕自己立功,结果不听忠言,死在了落凤坡。
而历史上则是刘备大军久攻不下,庞统身先士卒,带头冲锋,结果死在流矢之下,他是为了刘备争霸天下而丧命。
五鲁肃演义中的鲁肃说好听的是忠厚老实,说难听的是智商欠费,完全是诸葛亮和周瑜斗智的背景,而且一点看不懂两人的博弈,一直傻乎乎的。
因为借荆州,还屡次被诸葛亮利用,被骗得团团转,连刘备都于心不忍。这样的鲁肃最终接任周瑜做都督让人匪夷所思,除了和周瑜关系好,实在找不到他能成为第二任都督的原因。
然而历史上,鲁肃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军事家和将领,两分天下的战略构思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极有胆色,单刀会怼得关羽哑口无言。
顺带提一句,历史上东吴没有四任都督这个设定,而且鲁肃做的一直是武职。
四曹真与鲁肃类似,曹真是夹在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背景,他比鲁肃还可怜,因为不光诸葛亮耍他,连司马懿也一起。让人感觉就是一个智商不高的傻瓜被两个“变态”虐来虐去,腹背受敌。
实际上,前期与诸葛亮对峙的一直是曹真,他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司马懿,从来没有让诸葛亮取得过实质性的战果,直到曹真去世,司马懿才露头,可以说曹真若不是去世的早,司马懿连同他俩儿子一辈子也掀不起浪花来。
曹爽能成为曹叡的托孤大臣基本都是靠老爹曹真的威名。说到这里想起来了,曹真只是曹操的养子,如果不是能力极其出众,他和曹丕关系再好,后来也不可能有那么高的地位。
三司马懿诚然在历史上,两人的战场博弈是诸葛亮占了上风,但是司马懿守得虽苦,却没让诸葛亮取得任何突破性进展。要知道,诸葛亮可是后来被选进武庙十哲的人物,历朝历代的史学家对其评价都极高,司马懿能打成这样已经十分不错了。
然而到了演义中,前期的司马懿大有与诸葛亮一较长短的意思,结果被不断血虐,几乎逢计必中。最夸张的就是与魏延战了三合,魏延诈败而走,司马懿居然都追了下去,因此大败。
最后诸葛亮去世,靠木像和四轮车居然还把司马懿吓跑了,简直不要太惨,至于空城计之类都不提了。
二周瑜历史上多才多艺的军事天才周瑜,在演义中成了心中狭窄之辈,处处被诸葛亮压制,无论怎样的奇思妙想、阴谋诡计,在诸葛亮面前都无所遁形,甚至虚构出草船借箭这种完全没有可行性的所谓高招。
不光如此,周瑜赤壁大胜的功劳也被诸葛亮分走了不少,连玄幻的借东风都整出来了。有人说诸葛亮只是做了天气预报,快省省吧,那只不过是后人“子不语乱力乱神”而尽量将这件事合理化的强辩,演义中的诸葛亮可是能七星灯续命和死后显圣的大神,做法起风一点不奇怪。
罗贯中对周瑜唯一善意的设定,就是他害诸葛亮不是嫉妒,而是在无法争取到自己阵营之后想为东吴除掉后患。
一魏延历史上的魏延确实对诸葛亮谨小慎微的用兵之道不满,对自己的想法得不到落实也颇有微词,加上和杨仪势同水火,所以在诸葛亮死后不服调遣,与杨仪争权,以致被杀。很多史学家都认为,魏延虽有过失,但杨仪因私人恩怨而杀国家大将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而在演义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鬼神莫测,从一开始就给魏延设定了脑后有反骨,打上了“反骨仔”的标签。魏延梦见头上长角,赵直明知这是要有不测却不敢说,骗魏延说这是帝王征兆,魏延大喜;在眼见自己不得人心时,魏延想要投魏,被马岱劝阻……
而历史上,魏延梦见头上长角,赵直骗魏延的是这是敌人不攻自破的征兆,而后来魏延只是带着儿子跑到了汉中,并没有投魏。
您认为类似这样的人物还有哪些?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