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刘备临死说了8个字,刘禅无地

公元年,关羽不顾来自东吴的威胁,擅自出兵,攻打曹仁,派人深入曹军,扰乱敌人后方,此时孙权联合曹操,计划背后袭击关羽,而当时加之关羽军中军心不稳,将领叛变,最后败走麦城,关羽带着少量的兵力撤退,因为数日日夜兼程,疲惫不堪,关羽被吴军一小将擒住,最终也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关羽的死给刘备一个沉重的打击,关羽不仅是刘备的三结义兄弟,更是自己军中的能将,其能力是多数人所不能及的。七个月后,称帝才三月之久的刘备以替关羽报仇的名义向孙权发起了攻打。然而夷陵之战使得刘备的军力更加的削弱,夷陵之战开战一年后,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大军战败,慌忙逃往白帝城中。夷陵之战,刘备又失去了另一难兄难弟张飞,而自己的心腹军士也在大火中烧死。

经历了如此大的战败后,此时的刘备已经对所有无望,而他的身体也一天天衰弱下去。公元年四月,刘备的病越来越严重,自知天数不多的他召来了诸葛亮。刘备向诸葛亮交代了后事,要他辅佐刘备16岁的儿子刘禅掌管国家事理。然而出人意料得是,刘备竞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意思希望诸葛亮辅佐刘禅,如果刘禅不能托起掌管国家的大任,希望诸葛亮能够取代刘禅,自立为王。诸葛亮听后,顿时惊慌失措,跪在地上,哭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而刘备通过这件事过更加明白了诸葛亮的忠义之气。

刘禅听闻此话,估计也是无地自容,先是父亲在长坂坡之战中丢下自己,顾自逃命,现在自己的父亲竟希望他人来代替自己的王位。而事实上“白帝城托孤”其实是刘备为了试探诸葛亮,看他到底对自己有多忠诚,事实也证明,诸葛亮是个忠明孝义的人,刘备托付遗嘱后,不久便病逝,而刘禅继承王位后,大权落在诸葛亮身上,一心一意辅佐刘禅,一生鞠躬尽瘁,不负刘备的重托。

诸葛亮为刘备、整个蜀汉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和智慧,纵使刘禅无能,却也始终没有自立为王的想法,忠心不二,竭尽一生所能辅佐刘禅。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其一身才华、智慧无人能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历史中也是一个为数不多的高人。然而他也是个始终秉承忠义的人,刘备病逝,刘禅无能,他完全可以替代刘禅,以他的才能及智慧,以及多年来积累的人缘,想必称霸一方也是会受到大多数的支持。

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人,选择了忠义,并没有篡位,用尽毕生的精力去辅佐刘禅,辅佐整个蜀汉大业的传承,如此深明大义的人估计在任何一个王朝都会是帝王所珍惜的人才吧。也正是因为这样,诸葛亮的人设才从古至今一直是美颂,他也一直是人们所宣扬的榜样、忠义之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336.html